基础研究
IR780-VPN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肾母细胞瘤的抑制作用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17(04) : 363-369.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0.04.013
摘要
目的

制备同时携带IR780碘化物和硫酸长春新碱(VCR)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靶向纳米粒(IR780-VPN),并观察其在体外对肾母细胞瘤(SK-NEP1)的靶向作用及抗肾母细胞瘤增殖效率。

方法

制备IR780-VPN,检测其基本理化特性,培养SK-NEP1细胞作为体外肿瘤细胞模型,研究IR780-VPN的体外靶向性,观察以下6组的体外抗SK-NEP1细胞增殖效率:A组,PBS(对照组);B组,游离VCR;C组,空白纳米粒(PN);D组,载VCR纳米粒(VPN);E组,载IR780纳米粒(IR780-PN);F组,IR780-VPN。

结果

制备出的IR780-VPN平均粒径为(290.82±3.22)nm,粒径的分散指数(PDI)为0.024,平均Zeta电位为(1.16±0.87)mV。用细胞膜绿色荧光探针染色后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IR780-VPN大小均匀、形态规则,无聚集、粘连;透射电镜下观察IR780-VPN为球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分布均匀。其平均包封率为72.80%,平均载药量为2.80%,平均连靶率为91.30%。体外寻靶实验中可见SK-NEP1细胞表面有大量的IR780-VPN聚集。体外抗SK-NEP1细胞增殖实验证实,在相同药物质量浓度条件下,IR780-VPN组较VCR、VPN组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效率高(P均<0.001),且游离VCR、VPN、IR780-VPN对SK-NEP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具有浓度依赖性,药物质量浓度越大,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越强(F=13254.105、54354.510、1370.059,P均<0.001);而随着药物质量浓度增加,PN、IR780-PN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BS(对照组)对SK-NEP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2.83±0.32)%。

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性质稳定的靶向IR780-VPN,对肾母细胞瘤细胞有良好的的靶向性,并提高了体外抗肾母细胞瘤增殖效率,为体内的肿瘤分子靶向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引用本文: 徐晓川, 唐毅, 陈镜宇, 等.  IR780-VPN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肾母细胞瘤的抑制作用 [J/CD] .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20,17 (04): 363-369.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0.04.01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本刊为电子杂志,以光盘形式出版。本册应读者需求按需印刷,随光盘免费赠阅,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肾母细胞瘤是小儿泌尿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1]。硫酸长春新碱(vincristine sulfate,VCR)是肾母细胞瘤的主要化疗药物[2],传统治疗常采用放化疗联合的方法,但是会产生严重并发症,且对放化疗不敏感者缺乏其他有效治疗方法。纳米分子造影剂能够通过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到达局部肿瘤组织,实现局部药物浓聚,从而对肿瘤组织起到更好的杀伤作用[3,4]。本研究拟构建同时携带IR780碘化物和VCR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纳米粒(IR780 and VCR-loaded PLGA nanoparticles,IR780-VPN)靶向超声造影剂,并对其性质进行检测,观察其在体外靶向抑制肾母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