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干细胞预处理及其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7,12(2) : 138-142. DOI: 10.3877/cma.j.issn.1673-9450.2017.02.014
摘要

干细胞移植治疗为临床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天地,极具前景和希望,并取得了不错进展,然而,目前这一技术的应用却面临两大瓶颈问题:移植干细胞靶向性差和到达损伤部位存活率低下,严重阻碍了这一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而干细胞预处理为解决这两大难题带来了新希望,研究证实通过预处理干细胞可以明显改善其迁移、归巢和存活能力,为此,本文将对其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引用本文: 黄宏, 邱伟, 陈民佳, 等.  干细胞预处理及其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J/OL] .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7, 12(2) : 138-142. DOI: 10.3877/cma.j.issn.1673-9450.2017.02.01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本刊为电子杂志,以光盘形式出版。本册应读者需求按需印刷,随光盘免费赠阅,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尽管干细胞移植治疗作为一种极具前途的治疗手段已经在各种创伤修复及组织再生的研究中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1,2,3,4],但目前这一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3,5,6],比如采集骨髓增加患者痛苦且量少、体外扩增增加细胞污染概率以及骨髓动员导致血栓形成等。然而最关键的问题是移植干细胞靶向性差,定植于损伤区域的细胞数量少;其次是90%以上的细胞在植入后的几天内发生凋亡或死亡[5],两周后存活的细胞不足3%[6]。因此,干细胞移植治疗面临的两大瓶颈问题——移植细胞归巢能力差(靶向性差)和移植后干细胞发生快速、大量凋亡[3,4],导致干细胞到达受损组织局部量少、利用率低,且到达损伤部位干细胞存活能力差,最终致使干细胞治疗应用受限和疗效不佳。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