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沪滇对口帮扶医院骨折治疗模式的转变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9,13(7) : 527-531.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9.07.009
摘要
目的

以沪滇医疗对口帮扶前后云南省昌宁县人民医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式的转变,分析帮扶项目提高对口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昌宁县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帮扶下技术改进前后2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按帮扶前后2种手术方式分为帮扶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组(钢板组)17例和帮扶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组(PFNA组)25例,使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始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住院费用等情况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

42例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3个月。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始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钢板组[(86.80±28.97)min vs (156.76±31.70)min、(116.40±52.59)ml vs(273.53±113.85)ml、(12.50±3.72)d vs(20.19±5.98)d、(13.71±2.26)周vs(17.75±2.02)周、(14.40±1.94)千元vs(17.53±1.59)千元],Harris评分总分高于钢板组[(91.05±4.89)分vs(80.14±8.8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4/25)低于钢板组(7/1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0,P<0.01)。

结论

医疗帮扶能改善对口医院骨折的治疗模式,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减少因病致残、因病致贫的发生。

引用本文: 瞿中勇, 陶星光, 罗毕心, 等.  沪滇对口帮扶医院骨折治疗模式的转变 [J/OL]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9, 13(7) : 527-531.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9.07.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本刊为电子杂志,以光盘形式出版。本册应读者需求按需印刷,随光盘免费赠阅,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根据国家及上海市卫生部门的要求,2016年新一轮"沪滇对口帮扶卫生项目-上海三级医院帮扶云南贫困县县级医院"项目安排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帮扶云南省昌宁县人民医院。针对山区人民骨折多发的特点,骨科成为帮扶的重点科室。我国目前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地区,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TF)发病率逐年升高,如得不到最佳的治疗,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导致因病致残、致贫并增加社会负担。ITF后的12个月,有20%~30%的患者死亡,尤其是活动受限的老年人[1]。手术治疗允许早期锻炼和功能恢复,是治疗ITF的最佳策略[2]。手术的方式在不断发展,技术水平的限制会影响治疗的效果,通过技术的改进提高服务能力是帮扶的最直接手段。针对ITF的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昌宁县人民医院帮扶前开展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和帮扶后开展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的相关数据,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并从该病种的治疗入手,分析帮扶项目提高对口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方案。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