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论著
机器人辅助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短期临床疗效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13(5) : 547-553.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4X.2019.05.006
摘要
目的

评估机器人辅助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的短期临床结果。

方法

随访评估2016年9~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机器人辅助下UKA治疗的10例患者,纳入标准:内侧单间隙骨关节炎;不伴严重膝关节内翻畸形;前后交叉韧带完整。其中男2例,女8例,平均年龄(65±6)岁。均采用MAKO RIO机器人手术系统和RESTORIS MCK单髁膝关节假体(STRYKERMAKO Surgical,美国)进行手术。回顾以上10例患者,对其术前及术后影像学资料,日常活动情况,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遗忘关节评分(FJS)等进行记录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2±1.5)月。患者KSS的临床评分由术前的(58.8±13.7)分提升至末次随访的(96.0±2.8)分,功能评分由术前的(59.5±19.0)分提升至末次随访的(88.5±15.2)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90.7±6.1)°提升至末次随访的(127.9±7.2)°(t=-8.588,P<0.01)。FJS评分为(83±24)分,表示患者对手术膝关节的感受接近本体膝关节。10例患者的影像学评估良好,膝关节内翻畸形角度由术前的(8.8±3.5)°纠正至末次随访时的(4.0±2.0)°(t=7.294,P<0.01)。患者假体对位对线良好,未见透亮线,未出现假体下沉、假体松动等不良事件,所有患者均未继发外侧间室的骨关节炎,关节间隙正常。

结论

机器人辅助下UKA能使假体获得良好的对位对线和软组织平衡,达到功能好、患者主观感受佳的目标,术后短期的临床疗效优异;其远期临床结果及假体生存率需要通过更长期的随访加以证实。

引用本文: 朱科朝, 王俏杰, 陈云苏, 等.  机器人辅助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短期临床疗效 [J/OL] .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 13(5) : 547-553.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4X.2019.05.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膝关节分为3个间室,分别为内侧间室、外侧间室、髌股间室。膝退行性关节炎可以影响其中任何一个间室,在我国,中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以内侧间室关节炎为多见[1]。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或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均是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治疗手段。伴随着社会老龄化,膝关节置换术需求增加,患者对术后的效果具有较大的期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具有失血少、创伤小、恢复快,最大限度保留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膝关节感觉更自然、满意度高等优点[2,3]。但是采用传统技术和工具进行UKA,患者术后假体对位对线与软组织平衡欠精确,假体远期的生存率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低,导致患者行翻修手术的比例高[4]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