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微创牵引复位外伤挫入年轻恒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8,12(1) : 37-47.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18.01.007
摘要
目的

研究微创正畸牵引复位无自发萌出能力的外伤挫入年轻恒牙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年轻恒牙外伤挫入的患者8例,年龄7~ 11岁,共11颗上颌切牙,其中9颗重度挫入、2颗中度挫入。观察1个月以上,确定无自发萌出能力后,采用如下微创正畸牵引方式复位:(1)"2 × 4"镍钛弓丝技术:单颗牙中度挫入,邻牙萌出3/4以上;(2)活动基托牵引:重度根向挫入、邻牙萌出不足1/2或伴脱位性损伤;(3)活动基托牵引联合"2 × 4"镍钛弓丝技术:重度唇向或腭向挫入,邻牙萌出不足1/2或伴脱位性损伤。观察治疗后患牙萌出状况、牙根吸收、边缘骨缺损和(或)牙髓变化情况。

结果

(1)患牙萌出状况:所有挫入牙均复位;(2)牙根吸收情况:4颗牙出现轻微根吸收,2颗牙牵引前出现根尖部和根中段侧方低密度影,治疗完成时低密度影消退,余牙均无牙根吸收;(3)边缘骨缺损情况:除2颗牙外均无边缘骨缺损;(4)牙髓活力状况:3颗牙齿发育Nolla 10期的挫入牙,牵引前即行牙髓摘除术,4颗牵引中行牙髓摘除术,4颗牙髓活力正常,其中1颗根管钙化。

结论

无萌出潜力的挫入年轻恒牙可根据其挫入方向及邻牙萌出程度和受伤情况,分别选择"2 × 4"镍钛弓丝技术、活动基托牵引技术或活动基托联合"2 × 4"镍钛弓丝牵引技术,及时进行微创牵引,可有效复位挫入牙,避免牙根吸收,减少边缘骨缺损,并可能保存活髓,值得进一步推广。

引用本文: 徐丹, 何旭顺, 高志雄, 等.  微创牵引复位外伤挫入年轻恒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J/OL] .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8, 12(1) : 37-47.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18.01.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牙外伤和龋齿成为危害儿童牙齿健康的两大主要问题,并逐渐受到重视[1]。约25%的学龄儿童曾经历牙外伤。挫入发生率较低,约占全部恒牙外伤的0.5%~ 2%,以上前牙为主[2]。挫入是指牙齿受到轴向力后发生移位损伤后进入牙槽窝的深部,导致牙髓、牙周膜韧带(periodontal ligament,PDL)和牙槽骨损伤,在年轻恒牙会损伤Hertwig上皮根鞘。牙齿挫入是最严重的牙外伤之一,常导致患牙牙髓坏死、牙根吸收和边缘骨丧失等。关于如何微创而有效地使挫入牙复位且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没有达成共识。本研究通过总结11颗上切牙挫入的治疗过程(均采用微创正畸牵引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不同牵引方式的适用范围和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