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开放式前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超声诊断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12(2) : 108-112.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2X.2018.02.007
摘要
目的

分析开放式前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超声诊断意义。

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4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164侧因开放式前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持续慢性疼痛病例,通过超声检查明确慢性疼痛的病因,对合并出现的各项病因进行分组比较。

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引起术后慢性疼痛的阳性诊断有:包裹性积液、阴囊壁水肿、睾丸炎症、睾丸鞘膜腔积液、精索在重建内环口处活动受限、精索静脉曲张、耻骨处瘢痕增生、补片皱缩变形、补片或网塞堆积、复发疝、精索囊肿、附睾头囊肿。在两两合并出现的阳性诊断各组中,包裹性积液合并阴囊壁水肿、精索静脉曲张合并精索在重建内环口处活动受限、补片变形皱缩合并和复发疝的发生率在各自分组内存在显著差异(χ2=41.37、20.07、13.19、7.36,P均<0.05)。

结论

超声检查对于开放式前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部分阳性诊断因病程发展常合并出现,临床医师诊断时需全面考虑。

引用本文: 裘之瑛, 陈悦, 唐健雄, 等.  开放式前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超声诊断 [J/OL] .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 12(2) : 108-112.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2X.2018.02.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本刊为电子杂志,以光盘形式出版。本册应读者需求按需印刷,随光盘免费赠阅,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4年版)[1]中指出:临床上几乎所有的腹股沟疝无不是通过外科手术而获得痊愈,目前开放式前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已被确认为最常用的术式之一,慢性疼痛是该手术的一种晚期并发症。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2,3,4]认为这是一种罕见和偶发的术后并发症,对手术质量的评估往往局限于术后急性期疼痛。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腹股沟疝修补术后1年慢性疼痛的患病率0~63%[5],10%的患者有中至重度的疼痛经历,超过25%的患者日常活动受到限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6,7]。术后慢性疼痛已成为评估疝修补手术的长期指标。本研究通过超声对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患者进行检查,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进行超声诊断分析,协助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