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损伤因素及保护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09(5) : 262-267.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99.2016.05.002
摘要
目的

分析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相关因素,探讨甲状旁腺保护的方法,避免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行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患者出现低甲状旁腺激素(PTH)及低血钙的发生率,分析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因素,探讨术中如何保护甲状旁腺及其功能。

结果

患者术后暂时性低PTH的发生率为20.53%(39/190),暂时性低血钙的发生率为23.68%(45/190),术后随访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甲状腺全切术后低PTH、低血钙的发生率高于腺叶 + 峡部切除术者(χ2=14.789,11.604;P=0.000,0.001)。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术后低PTH、低血钙的发生率高于未清扫者(χ2=11.200,17.771;P=0.001,0.000)。甲状旁腺原位保留者术后低PTH、低血钙的发生率低于切除后自体移植者(χ2=5.536,4.851,6.140,5.453;P=0.019,0.028,0.013,0.020)。

结论

在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中,甲状腺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切除后自体移植是造成患者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下,准确识别甲状旁腺,精细化手术操作,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血供,是预防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有效方法。

引用本文: 尹乐乐, 范子义, 于芳, 等.  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损伤因素及保护 [J/OL] .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 09(5) : 262-267.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99.2016.05.00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本刊为电子杂志,以光盘形式出版。本册应读者需求按需印刷,随光盘免费赠阅,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近年来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随着精准医学在外科领域的发展,甲状腺手术也趋于规范化与精细化。2007年,Kang等[1]首次将达芬奇机器人用于甲状腺手术中。无论是传统开放手术还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损伤都是甲状腺术后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在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喉肌电活动实时监测技术保护喉返神经,而术中如何避免甲状旁腺损伤仍是困扰外科医师的难题[2]。笔者就这一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