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早期与延迟介入治疗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和DCI发生率的差异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9,09(1) : 30-35. DOI: 10.3877/cma.j.issn.2095-123X.2019.01.007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介入治疗时机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迟发性脑缺血(DCI)发生率的影响,并分析导致术后DCI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介入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介入手术的时机将所有患者资料分为早期组(n=57)和延迟组(n=41)。其中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介入治疗,其中早期组介入时间在发病后72 h内,而延迟组介入时间超过发病后72 h。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之间的差异,并对导致患者术后DCI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2周时NIHS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7±2.19 vs 5.76±1.94,P>0.05),早期组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延迟组(91.23% vs 73.17%,P<0.05),2组患者术后DCI、CVS、再破裂出血、脑水肿及下肢静脉栓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随访3个月时预后良好率及巴塞尔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延迟组[80.70% vs 70.73%,(63.51±13.42)vs (52.78±12.65),P<0.05],本次研究中患者治疗后DCI发生率为12.44%,低蛋白血症、Fisher分级Ⅲ~Ⅳ及WFNS分级Ⅲ~Ⅴ级是D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9、5.48、8.074,P<0.05)。

结论

早期介入能提升栓塞效果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低蛋白血症、Fisher分级Ⅲ~Ⅳ及WFNS分级Ⅲ~Ⅴ级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发生DCI的独立危险因素。

引用本文: 李传玉, 黄海能, 黄华东, 等.  早期与延迟介入治疗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和DCI发生率的差异 [J/OL] .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9, 09(1) : 30-35. DOI: 10.3877/cma.j.issn.2095-123X.2019.01.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是导致颅内出血较为常见的原因,而且可导致蛛网膜下腔自发性出血,故临床上也将此类疾病称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1]。大量临床资料显示,介入栓塞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广泛使用于IA破裂的治疗[2,3]。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是导致此类患者治疗效果下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目前临床上针对不同治疗时机对患者术后DCI发生率的影响研究不多,且结论各不一致[4,5]。故本次研究通过对比早期及延迟介入治疗IA破裂性出血患者的疗效,并分析手术时机对患者术后DCI发生率的影响,为此种治疗方式提供临床数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