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观察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8,8(1) : 9-14. DOI: 10.3877/cma.j.issn.2095-2007.2018.01.002
摘要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策略。

方法

收集2011至2017年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收治并诊断为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后发生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在广州爱尔眼科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后发生眼内炎的患者1例,在基层医院行白内障手术后发生眼内炎的转诊患者8例。查阅患者的视力、眼压、眼前节、眼部B超扫描等检查结果。对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PPV),并依据患者的感染情况行IOL取出+硅油填充术。手术中常规取前房液和玻璃体液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

结果

在9例患者中,糖尿病患者1例,高血压患者2例,其余无长期全身疾病。本文中所有患者发生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时间均在白内障手术后1~9 d,表现为术眼剧痛、视力急剧下降、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不同程度水肿、房水混浊伴或不伴前房积脓及出现前房渗出膜等症状。眼部B超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玻璃体混浊,眼底窥不见。在9例急性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有8例患者及时进行PPV治疗,1例患者由于角膜混浊未能进行完整的PPV;7例患者术前曾行前房冲洗及取材行病理涂片,6例患者于PPV前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术后早期有3例患者取出IOL联合硅油填充术,其余6例患者保留IOL以及眼内注药,无填充硅油。9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所提高,其中最佳矫正视力在0.01~0.09的有2例,在0.1~0.3的有3例,在0.3~0.5的有2例,1例患者术后视力无提高,1例患者由于感染不能控制,进行眼内容物剜除术。

结论

PPV是白内障摘除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有效控制感染的治疗方法。对于角膜条件相对较好的眼内炎患者积极行PPV是保留患者视功能的关键。

引用本文: 陈倩茵, 张静琳, 林振德, 等.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观察 [J/CD] .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8,8 (1): 9-14. DOI: 10.3877/cma.j.issn.2095-2007.2018.01.00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本刊为电子杂志,以光盘形式出版。本册应读者需求按需印刷,随光盘免费赠阅,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白内障摘除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生率较低,但若不能及时治疗则会导致视功能丧失甚至眼球萎缩[1,2,3]。目前,该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玻璃体腔内注药及玻璃体切除术(parsplana vitrectomy,PPV)等。本文回顾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接诊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发生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病例,对其治疗策略进行总结和探讨。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