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
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9,07(4) : 291-293.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19.04.006
摘要
目的:

分析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接受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即刻的疗效及随访疗效,收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出血事件发生率、缺血事件发生率、致死率和残疾率。

结果:

230例患者术后即刻手术效果:Raymond Ⅰ级205例(89.1%),Raymond Ⅱ级25例(10.9%)。术后12个月,180例患者获得随访,临床效果:Raymond Ⅰ级162例(90%),Raymond Ⅱ级17例(9.6%),Raymond Ⅲ级1例(0.4%)。23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共计24例(14.0%),1例(0.4%)术中动脉瘤破裂再出血,1例(0.4%)术后出现再出血,12例(5.2%)术中或术后支架内血栓,支架内血栓患者中3例(1.2%)出现缺血并发症,术后未发现支架内血栓或闭塞患者出现缺血并发症患者10例(4.3%),所有并发症患者中出现8例致残(3.5%),致死2例(0.8%)。

结论:

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安全有效。

引用本文: 陈振, 晋亚洲, 刘朝, 等.  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J/OL] .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9, 07(4) : 291-293.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19.04.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本刊为电子杂志,以光盘形式出版。本册应读者需求按需印刷,随光盘免费赠阅,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血管内介入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式。但是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及特殊形态的动脉瘤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存在较高的术后复发率。颅内支架系统的应用使得复杂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成为可能,并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2,3]。目前颅内动脉瘤治疗的理念已由囊内填塞过渡到血流重建,支架的血流导向、机械屏障及生物效应能够促进动脉瘤愈合并减少复发[4]。但对于支架辅助治疗破裂动脉瘤治疗的安全性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因为破裂动脉瘤患者存在一定的血液高凝状态,即使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支架置入后形成血栓风险高于未破裂动脉瘤。而对于破裂动脉瘤患者来说,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存在导致出血事件的风险,并且难以进行有效止血[2,5]。早期有一篇关于339例破裂动脉瘤使用支架情况的Meta分析表明,破裂动脉瘤患者应用支架会增加患者围术期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6]。近期一篇包含1 408例破裂动脉瘤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支架辅助治疗的复发率低,虽然围术期并发症稍高,但是不增加患者致死率[3]。也有一些关于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报道提出其在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是安全及有效的[7,8]。但关于Lvis支架辅助栓塞破裂动脉瘤的研究尚少,本研究通过对我中心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30例破裂动脉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