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8,6(2) : 124-128.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8.02.015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凝血酶原片段1+2(F1+2)、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栓调节蛋白(TM)和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高唐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且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共125例。根据脑梗死患者颅脑CT或磁共振(MRI)病灶大小分组:大梗死组42例,中梗死组40例,小梗死组43例;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型:重度组26例,中度组55例,轻度组44例;对照组选择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F1+2、β-TG、TM、D-D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凝血分子水平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指标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对照组、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各组间血清F1+2、β-TG、TM、D-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42,43.26,56.73,22.34;均P<0.01)。病例组血清F1+2[小梗死组(2.67±0.24)nmol/L,中梗死组(2.84±0.26)nmol/L,大梗死组(3.19±0.30)nmol/L]、β-TG[小梗死组(61.83±5.64)μg/L,中梗死组(73.68±6.47)μg/L,大梗死组(81.32±7.75)μg/L]、TM[小梗死组(67.40±5.82)μg/L,中梗死组(74.84±6.37)μg/L,大梗死组(85.72±7.64)μg/L]、D-D水平[小梗死组(2 541.10±226.24)μg/L,中梗死组(2 658.38±232.01)μg/L,大梗死组(2 724.47±256.35)μg/L]高于对照组[(0.27±0.02)nmol/L, (3.74±0.32)μg/L,(5.75±0.45)μg/L, (106.10±81.2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梗死组(q=18.62,23.45,12.76,28.56;均P<0.01),中梗死组(q=19.59,25.67,13.83,31.21;均P<0.01),大梗死组(q=21.24,26.38,14.12,31.97;均P<0.01)]。病例组血清F1+2[轻度组(2.42±0.21)nmol/L,中度组(2.77±0.25)nmol/L,重度组(2.98±0.27)nmol/L]、β-TG[轻度组(62.34±6.02)μg/L,中度组(78.17±6.94)μg/L,重度组(80.76±7.62)μg/L], TM [轻度组(71.93±6.34)μg/L,中度组(76.72±7.18)μg/L,重度组(88.94±8.62)μg/L], D-D水平[轻度组(2 583.37±237.04)μg/ L,中度组(2 667.46±249.33)μg/L,重度组(2 749.29±260.15)μg/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组(q=16.58,21.22,12.37,21.64;均P<0.01),中度组(q=18.32,24.67,16.44,25.73;均P<0.01),重度组(q=22.47,32.53,19.59,34.65;均P<0.01)]。病例组各组间血清F1+2、β-TG、TM、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1+2、β-TG、TM、D-D诊断脑梗死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51%、86.73%, 82.62%、85.74%, 92.84%、86.22%, 67.46%、80.81%;F1+2与β-TG、TM、D-D联合检测后敏感度及特异度为96.32%、98.63%。F1+2、β-TG、TM、D-D单项检测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854,0.823,0.876,0.781,TM曲线的AUC最大。

结论

联合测定血清F1+2、β-TG、TM、D-D水平,有助于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引用本文: 宋长广, 刘文国, 穆爱君. 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J/CD] .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8,6 (2): 124-128.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8.02.01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本册为光盘导读,随光盘赠送,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明显增加。目前,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主要以CT或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梗死病灶为依据。脑梗死的早期,患者体内已呈高凝状态,并存在血管内膜损伤、凝血系统异常。研究反映血管内膜损伤、凝血系统异常的标志物较多,但单一标志物检测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血栓形成的复杂过程,而联合检测血管内膜损伤、凝血系统异常的分子标志物,可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以不同临床类型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联合检测反映血管内膜损伤、凝血系统异常的凝血酶原片段1+2(prothrombin fragment 1+2,F1+2)、血小板球蛋白(beta-thromboboglobulin,β-TG)、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探讨其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