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早期食管癌内镜下手术后接受食管切除的比较分析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5,02(1) : 35-39.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5.01.007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切除术(ER)后是否需要二次行食管癌根治术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经ER手术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是否继续行食管癌根治术分组并随访,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未见癌残留的病例进行包括浸润深度(T分期)、病灶长度(<3cm或≥3cm)、病灶位置(上、中、下段)、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管脉管侵犯的相关性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结果

共有88例患者术前检查和分期提示为早期食管癌患者接受ER术,再次行食管癌根治术有22例(25.0%),其中7例(31.8%)最终病理未见肿瘤残留。统计学分析显示:ER病灶浸润深度(T0-1a期或T1b期以上)对于是否需行二次根治术具有预测作用(χ2=8.56,P=0.005),而病灶长度、位置、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管脉管侵犯未见明显影响(χ2=1.89,P=0.361;χ2=3.01,P=0.165;χ2=3.85,P=0.121;χ2=1.02,P=1.000)。

结论

根据ER术后的病理结果:T0-1a且切缘为阴性的患者,食管切除多能避免;而T1a以上,特别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黏膜下注射亚甲蓝抬举不满意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圈套不满意者,推荐行食管癌根治术。对于贲门处的早期癌,ER手术的选择要慎重。

引用本文: 张杰, 陈海泉, 相加庆, 等.  早期食管癌内镜下手术后接受食管切除的比较分析 [J/OL] .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5, 02(1) : 35-39.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5.01.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本刊为电子杂志,以光盘形式出版。本册应读者需求按需印刷,随光盘免费赠阅,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内镜治疗技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1]。在我国,食管内镜下切除术(endoscopic resection,ER)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多由消化内科医师或内镜室医师开展,如出现穿孔等并发症,则需要胸外科医师参与。而在西方国家,这一技术多由胸外科医师开展。ER由胸外科医师开展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对于已经明确诊断为食管恶性肿瘤的患者,胸外科医师熟悉食管切除术和内镜治疗两者的优缺点,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主观意愿等),选择个体化符合肿瘤治疗原则的治疗方案,严格把握内镜下治疗的指证[2];第二,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食管癌的患者,但普通消化内镜检查由于活检大小的束缚不能提供明确病理学证据的,胸外科医师可通过EMR取得大块组织明确病理,从而可以行食管癌根治术或放疗和化疗,如术中冰冻能够明确,还可以选择一期手术[3];第三,最为重要的是,若分期发现肿瘤是T1b期以上,或一旦内镜治疗术中或术后出现食管穿孔或消化道瘘,外科医师可以及时更改治疗策略,进行外科干预[4]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