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靶区勾画对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的影响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7,04(1) : 43-48.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7.01.09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中靶区的勾画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经病理学明确诊断的NSCLC患者60例,根据入组编号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组1依据胸部CT肺窗沿瘤体边缘直接勾画靶区,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术前计划,指导术中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2按照胸部CT肺窗沿瘤体边缘再外放0.5 cm认定为靶区,根据此靶区制定术前计划,再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定期复查胸部CT及肺功能,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原位复发率及出现放射性肺损伤(RIPD)的情况,随访期为1年。根据术后第6个月时复查胸部CT结果,与粒子植入前进行比较,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判定疗效。

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治疗,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组1与组2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7% vs 90.0%;χ2=0.991,P=0.326);组1的肿瘤原位复发率显著高于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 vs 6.7%;χ2=2.071,P=0.043)。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肺功能指标FEV1%和DLC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按照胸部CT肺窗将沿瘤体边界外放0.5 cm后进行肺癌125I粒子植入,可减少肿瘤原位复发,且不会影响治疗效果及引发明显肺功能损伤。

引用本文: 吕金爽, 关志宇, 郑广钧, 等.  靶区勾画对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的影响 [J/OL] .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7, 04(1) : 43-48.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7.01.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本刊为电子杂志,以光盘形式出版。本册应读者需求按需印刷,随光盘免费赠阅,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肺癌是当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各类恶性肿瘤首位,临床上85%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鳞癌和腺癌又是NSCLC中的主要类型。由于肺癌早期很难发现,诊断困难,绝大多数肺癌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常规的手术、化疗、外照射放疗等综合治疗对肺癌的效果并不理想,且存在多种不良影响[1]。近十余年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2,3,4]及肺转移癌[5,6]在国内迅速开展并取得令人肯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