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肱骨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评价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0,06(01) : 32-35.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20.01.006
摘要
目的

探究肱骨髓内钉固定对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间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6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60~84岁,平均(68.96±3.41)岁,平均骨折时间(1.81±0.33)周。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锁定钢板法治疗)和观察组(接受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旋度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肩关节功能评价指标和Constant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4例骨折延迟愈合,3例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24%。观察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和1例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10%。

结论

肱骨髓内钉固定术对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此种手术方法耗时更短、出血量更小,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更趋于正常值,这可能能缩短骨愈合的时间并改善预后。

引用本文: 赵树林, 韩坤, 张元昆, 等.  肱骨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评价 [J/CD] .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20,06 (01): 32-35.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20.01.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本刊为电子杂志,以光盘形式出版。本册应读者需求按需印刷,随光盘赠阅,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肱骨近端骨折是外科骨折中常见的骨折类型,对于稳定性较高、位移较小的骨折通常使用非手术治疗,而对于不稳定以及位移较大的患者,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1]。目前对于肱骨近端骨折尚无治疗的金标准,常用的方法包括外固定法、克氏针法等,近年来锁定钢板法以及髓内钉固定法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并且其疗效均较为确切。但是关于两种方法在肱骨近端骨折疗效、预后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较少[2,3]。老年患者是肱骨颈骨骨折的高发人群,对于老年患者,血液粘稠度有所增加,可能影响预后,并且术后静脉栓的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也较高[4]。有研究发现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较大,在骨折愈合等方面具有影响[5,6]。本研究使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锁定钢板法以及髓内钉固定法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并通过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分析两种方法的预后,为临床更好地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提供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