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疾患
椎体成形术治疗隐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不同骨水泥分布的临床疗效比较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0,06(02) : 74-79.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0.02.003
摘要
目的

比较椎体成形术治疗隐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两种骨水泥分布特点和两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隐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病例资料。根据椎体内骨水泥的形状分为海绵状分布组和团块状分布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状态、术后1天Macnab疗效评价、以及术前和术后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结果

椎体成形术治疗隐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共计130例,其中海绵状分布组62例,团块状分布组6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①海绵状分布组的骨水泥注射量少于团块状分布组(P<0.01)。②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VAS评分与ODI评分均降低(P<0.01),并且海绵状分布组的VAS评分与ODI评分低于团块状分布组(P<0.01)。③在Macnab疗效评价方面,海绵状分布组的优秀率95.16%,团块状分布组的优秀率83.82%,海绵状分布组优于团块状分布组(P<0.05)。

结论

在椎体成形术治疗隐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与团块状的骨水泥推注方式相比,海绵状的骨水泥推注方式能够减少骨水泥的用量,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引用本文: 吴艳刚, 崔岩, 申海波, 等.  椎体成形术治疗隐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不同骨水泥分布的临床疗效比较 [J/CD] .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20,06 (02): 74-79.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0.02.00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本刊为电子杂志,以光盘形式出版。本册应读者需求按需印刷,随光盘免费赠阅,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老年骨科疾病。随着患者的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结构发生破坏进而导致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日常活动中的轻微损伤即可造成脆性骨折[1,2]。脊柱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好发于胸腰段,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剧烈疼痛并伴有活动严重受限。本病多发于绝经后的老年女性[3],国外有研究显示,本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年升高趋势,7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发生率高达20%[4]。OVCF具有骨愈合过程缓慢,外科治疗难度大,临床疗效低以及再次发生骨折风险大的特点[5]。隐性骨折是指常规X线不能显示,但骨折已经实际发生并且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骨折[6]。OVCF由于发病隐匿,诊断难度大,早期常被医生和患者忽视。OVCF的进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生活负担,并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但是,随着MRI-T2WI-SPAIR成像技术的应用,OVCF的早期诊断及发现率有了极大的提升。与此同时,椎体成形术是目前治疗OVCF比较成熟的微创手术方法,能够较好的起到恢复椎体力学强度,稳定骨折,缓解疼痛的作用[7]。然而、在椎体成形术治疗隐性椎体骨折的病例中,关于不同骨水泥的分布情况对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少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30例椎体成形术治疗隐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病例资料,并对不同骨水泥分布情况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全面比较,现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