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
CAR-T细胞治疗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一例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0,41(3) : 264-264. 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20.03.016
引用本文: 何彩霞, 薛磊, 翁良银, 等.  CAR-T细胞治疗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一例 [J] .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0, 41(3) : 264-264. 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20.03.01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患者,女,21岁,2016年1月以"双下肢疼痛"就诊于我院。当时血常规:WBC 21.34×109/L,HGB 107 g/L,PLT 120×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a型);免疫分型结果:表达CD34、CD19、CD13、CD33、CD117、CD9、CD15、CD123、CD58、CD81、TDT、CD22、CD38、HLA-DR、cyCD79a、cyCD22、MPO,不表达CD10、CD20、CD2、CD7、CD11b、CD14、CD64、CD16、CD56、cyIgM和cyCD3,为异常幼稚细胞,髓系和B系双表型,提示混合表型(髓系和B系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染色体核型:46,XX;42种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检测均阴性。骨髓病理诊断:急性未明系列白血病,结合HE及免疫标志结果,为B系/髓系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免疫标志:MPO(+)、CD15(+)、CD13(+)、TDT(+)、CD99(+,少数)、PAX-5(+,部分)、CD34(+,少数)、CD10(+,少数)、Ki-67(+,80%)、CD117(-)、CD68(-)、CD20(-)、CD3(-),从而明确诊断为B系/髓系MPAL。先后予以IAVP方案1个疗程、阿糖胞苷+地塞米松+培门冬酶1个疗程、Hyper-CVAD方案1个疗程化疗,多次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均未达完全缓解。2016年7月7日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MFC)监测骨髓微小残留病(MRD):异常细胞15.69%,表达CD58、CD19(占异常细胞的81%)、CD34、CD38,部分表达CD10,不表达CD20、MPO、CD33。

因患者多次化疗均未达缓解,骨髓免疫标志示异常细胞伴CD19表达,故予以选择靶向CD19 CAR-T细胞治疗(该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于2016年7月8日抽取患者外周血100 ml经博生吉安科细胞技术有限公司制备CAR-T细胞,2016年7月17日予以FC方案预处理(氟达拉滨30 mg/m2第1~3天,环磷酸胺300 mg/m2第1~3天)。2016年7月21日、7月22日予以输注CD19-CAR-T细胞(1.61×107/kg)。

于输注后患者反复高热,体温最高41 ℃。输注后第9天仍高热,诉胸痛胸闷较前加重,出现低血压及SpO2下降,C反应蛋白(CRP)80.5 mg/L,予以广谱抗炎、补液升压等对症处理,疗效不佳,考虑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有关,监测IL-6水平为416 ng/L,故予以输注IL-6受体阻滞剂托珠单抗治疗。给予IL-6单抗后至出院期间监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示纤维蛋白原减低,积极予以输注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支持治疗后有所上升,且患者体温恢复正常、CRP减低、胸腔积液减少。于输注后第20天复查骨髓MRD转阴。于输注后第22天(2016年8月15日)出院。

出院后建议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定期于我科门诊随访,在等待移植过程中出现局部皮下包块,于输注后第82天包块活切病理:符合髓系肉瘤,免疫组化:CD99(+/-)、MPO(+)、溶菌酶(+)、CD3(+/-)、CD20(-)、CD117(-)、CD34(-)、TdT(-)、CD68(-)、HMB45(-)、Ki-67(+80%)。同时复查骨髓细胞学示原始细胞占21.2%;免疫分型:CD45dim可见一群异常细胞,表达CD33、CD10、HLA-DR、CD38、MPO;不表达CD19、CD34、CD15、CD16、CD11b、CD13、CD11、CD56、cyCD79a和cyCD3,为髓系幼稚细胞。证实原发病复发。后予以IAVP、CIVP、地西他滨联合MA化疗均未缓解,于2017年4月5日死于颅内出血及重症感染。

讨论:

目前尚无CAR-T细胞治疗MPAL的相关病例报道。靶向CD19的CAR-T细胞可能是治疗CD19阳性复发难治的MPAL有效方法,但仍存在缓解持续时间短、复发等问题,临床上尚需更多的病例资料研究。本例初诊为双表型MPAL,行多个疗程化疗未达缓解,随后选择CD19 CAR-T细胞治疗,但再次以CD19阴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形式复发。经CD19 CAR-T细胞治疗后可能系通过非定型白血病干细胞的髓样分化发生或先前存在的髓系优势克隆以AML形式复发。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