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彗星尾部DNA含量对苯接触工人血细胞数量变化的预测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7,35(3) : 171-175. DOI: 10.3760/cma.j.issn.1001-9391.2017.03.003
摘要
目的

探讨彗星尾部DNA(TailDNA)含量能否预测苯接触工人外周血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

方法

于2011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50名某石化厂男性接苯工人,采集研究对象肘静脉血和尿分别进行血常规检测、彗星试验、苯巯基尿酸(SPMA)和尿肌酐浓度检测。分别以尿SPMA及TailDNA对人群进行分组,追踪其后3年的血常规资料,分析研究对象血细胞数量变化趋势。

结果

低SPMA组工人不同年份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计数均明显低于高SP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TailDNA组2014年血小板(PLT)计数明显高于2012年(P<0.05),而高TailDNA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间高TailDNA组RBC计数均低于低TailD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ailDNA组WBC计数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β=-0.113,P<0.05),低TailDNA组WBC计数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ailDNA可能用于预测苯接触人群血细胞数量变化规律。

引用本文: 梁博萱, 刘学星, 陈丽萍, 等.  彗星尾部DNA含量对苯接触工人血细胞数量变化的预测 [J] .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7, 35(3) : 171-175. DOI: 10.3760/cma.j.issn.1001-9391.2017.03.00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原材料,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因此工作中接触苯的人群较多。以往调查发现,高浓度苯接触可引起人体造血系统的损害,造成慢性苯中毒[1],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毒性白血病等[2]。持续性白细胞(WBC)计数减少是慢性苯中毒最早和最常见的血象异常表现[3],也是我国职业性苯中毒主要的诊断依据之一。此外,也有研究者发现,苯接触组人群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计数下降,提示苯可作用于所有类型的血细胞[4]。苯的毒性作用主要来自其活性代谢产物,可以引起DNA氧化损伤和8-OH脱氧鸟苷DNA的形成等多种类型的氧化损伤,最终引起DNA断裂、染色体重组和易位、非整倍体等遗传损伤,影响骨髓正常造血功能,从而使机体血细胞数量发生异常改变[3],可见遗传损伤与血细胞数量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苯接触造成的DNA损伤与接触水平呈正相关[5]。彗星试验是一种检测DNA双链断裂的快速而简便的方法,与微核试验有高度相关性[6],因其操作简单、快速、稳健、敏感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遗传毒理学、生物监测、分子流行病学等领域[7]。目前主要使用外周血细胞数量评估苯对个体的毒性作用及个体的健康状况。但由于现今苯接触人群大都属于低浓度接触,血细胞数量变化缓慢,并且人血细胞数量正常值的范围跨度很大,故血细胞数量仍处于正常区间的苯中毒高危人群容易被忽视,而到了血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往往又为时已晚,错过最佳防控时间。因此,仅观察血细胞数量无法在早期区分苯中毒的高危人群。我们利用彗星尾部DNA(TailDNA)含量作为划分遗传损伤水平的依据,并用外周血细胞数量及其变化趋势作为评价人群健康效应的结局指标,分析不同TailDNA的苯接触人群血细胞数量变化的特点,并与以常用于反映个体苯内暴露水平的尿巯基尿酸(SPMA)浓度分组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遗传损伤水平能否作为早期的评价和预测苯接触人群健康效应的敏感效应标志物。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