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论著
脊柱结核术后复治的原因分析和手术治疗策略
中华骨科杂志, 2017,37(2) : 65-73.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7.02.001
摘要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治的原因及手术治疗策略。

方法

收集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共96例脊柱结核术后复治的患者资料,男51例,女45例;年龄21~59岁,平均39.7岁。根据上次手术入路、脊髓神经受压方向、窦道位置、死骨和脓肿的部位、范围等,采用不同的翻修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收集同期收治的481例未复治脊柱结核患者资料,比较复治组和未复治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病灶范围、营养状况、是否耐药结核、病灶清除是否彻底、内固定稳定性、术后是否正规化疗等指标,研究脊柱结核术后复治的危险因素。

结果

96例的手术时间为160~280 min,平均210 min;出血量400~1 500 ml,平均600 ml。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5分,末次随访平均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例伴有脊髓压迫症状的患者神经功能ASIA分级均得到改善;96例术前平均后凸角度18.4°±5.2°,术后平均后凸角度8.9°±2.7°,末次随访时平均矫正角度9.5°±3.6°,平均矫正角度丢失3.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irkaldy&Willis功能评分优良率88%;35例结核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提示耐药。切口延迟愈合7例;窦道形成24例,13例经换药后愈合,11例再次手术治疗,再手术率11.5%,再手术者中接受一次手术7例,两次手术3例,三次手术1例。

结论

脊柱结核术后复治的危险因素包括术中病灶清除不彻底、耐药菌株的出现、术后未行正规化疗、营养状况差、内固定稳定性差,彻底的病灶清除、三面皮质自体髂骨支撑性植骨、坚强的内固定、基于药敏检测的个体化化疗,以及术后适当的灌洗引流是保证复治手术成功的关键。

引用本文: 崔旭, 马远征, 陈兴, 等.  脊柱结核术后复治的原因分析和手术治疗策略 [J] . 中华骨科杂志,2017,37 (2): 65-73.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7.02.00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肺外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的50%。复治脊柱结核是指手术治疗失败或临床治愈后复发需要再次手术治疗[1]。鉴于越来越多的适应证范围内的脊柱结核已接受手术治疗,随之而来复治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复治脊柱结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保守治疗难以见效,需要翻修手术治疗。但由于其临床特点复杂,翻修手术操作困难,而且更容易失败,是脊柱结核治疗上的难点。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治的原因从而预防其发生是治疗复治脊柱结核的关键,制定正确的手术治疗策略才能避免再次手术失败。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