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疾患
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临床应用
中华骨科杂志, 2017,37(24) : 1511-1520.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7.24.002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9例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均行后路切开复位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按手术中置钉方式不同分为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组(改良模板组,14例)、初期3D打印导航模板组(初期模板组,16例)和徒手置钉组(19例)。改良模板组和初期模板组术前将患者的寰枢椎CT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分别设计及打印初期3D导航模板及改良3D导航模板并应用于临床。术后观察患者CT图像中椎弓根螺钉与椎弓根骨皮质的位置关系判断螺钉位置的优劣等级,并对比三种置钉方法的准确率。比较术前预设钉道内倾角及头倾角与术后实际置钉钉道角度的差异评估置钉精确性,并对其差值行统计分析。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神经功能评分和颈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

4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徒手置钉组、初期模板组和改良模板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平均为(141.2±20.7)min、(112.5±12.1)min、(103.1±10.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平均为(314.0±81.4)ml、(243.6±71.2)ml、(181.0+59.1)ml;置钉总准确率分别为75.0%(54/72)、93.75%(60/64)和96.43%(54/56),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改良模板组和初期模板组置钉角度与预设角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值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而徒手置钉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与改良模板组及初期模板组组间的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改良模板组术后VAS评分与徒手置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传统模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传统模板组和徒手置钉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JOA评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寰枢椎均获骨性融合,未见内固定物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

结论

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可提高椎弓根置钉准确率和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缩短手术时间,临床疗效满意。

引用本文: 蒲兴魏, 罗春山, 邱冰, 等.  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临床应用 [J] . 中华骨科杂志,2017,37 (24): 1511-1520.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7.24.00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己成为寰枢椎骨折脱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常规术式,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多采用徒手置钉法为主。由于寰枢椎邻近结构复杂,徒手置钉的风险较大。据文献报道上颈椎徒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有29%~47%的螺钉穿出骨皮质[1,2]。采用计算机辅助导航置钉方法可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降低脊髓、神经和血管损伤的发生率[3],但由于导航设备昂贵、术前均需注册等致手术时间延长以及术中的"漂移"现象,无法使椎弓根螺钉置入达到完美[4],因此,尚难以在国内广泛推广。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