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论著
交叉排钉技术对防止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术后关节面塌陷的价值
中华骨科杂志, 2018,38(15) : 897-904.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8.15.001
摘要
目的

探讨交叉排钉技术对防止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术后关节面塌陷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11月采用交叉排钉技术治疗1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5例;年龄30~65岁,平均(44.4±1.7)岁;左膝6例,右膝8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Ⅱ型10例,Ⅳ型2例,Ⅴ型1例,Ⅵ型1例。8例术前经CT测量主骨折块软骨下松质骨厚度< 4 mm,6例术中直视下证实主骨折块软骨下松质骨厚度< 4 mm。术中于外侧平台前缘附加放置1/4管型钢板,3~5枚3.5 mm皮质骨全螺纹螺钉经钢板呈"竹筏"式由前向后固定,并与外侧钢板近排螺钉组成交叉分布的空间模式固定骨折。骨折愈合后通过CT扫描查看是否出现平台塌陷。术后采用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价膝关节功能。

结果

14例患者外侧平台前缘钢板放置操作时间18~35 min,平均(24.1±5.4)min;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8±5.1)个月。术前CT显示胫骨外侧平台塌陷高度5~21 mm,平均(8.00±1.40)mm;术后第3天,CT显示外侧关节面复位后最高点至关节水平线的垂直距离为0~2 mm,平均(0.80±0.06)mm,塌陷移位纠正,术前及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肢骨折愈合并完全负重后行CT扫描示外侧关节面复位后最高点至关节水平线的垂直距离为0~2 mm,平均(0.70±0.08)mm,未出现关节面再塌陷移位,与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6),说明在外侧平台前缘放置的钢板位置及长度适当。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无一例发生感染、骨折不愈合、髌腱疼痛,2例皮下可触及钢板,但无不适主诉。术后Rasmussen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13~18分,平均16.7分,其中优8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18~28分,平均25.7分,其中优11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

结论

交叉排钉技术可以用于治疗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术后可避免胫骨外侧平台关节面塌陷。

引用本文: 张玺, 孙杰, 李方国, 等.  交叉排钉技术对防止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术后关节面塌陷的价值 [J] . 中华骨科杂志,2018,38 (15): 897-904.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8.15.00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胫骨外侧平台是膝关节骨折较易累及的部位,临床中以塌陷、粉碎骨折为主[1,2,3]。手术是纠正胫骨外侧平台骨折塌陷骨折最有力的手段[4,5],但是术后存在复位丢失、再塌陷的问题。汤旭日等[6]随访了57例手术治疗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患者,其中33例塌陷粉碎骨折中16例(48.5%)出现关节面术后塌陷。Ali等[7]随访了24例胫骨外侧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其是12例(50%)出现术后关节面复位丢失、塌陷问。因此,对于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术后关节面塌陷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