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论著
颈椎病伴上肢远端肌萎缩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
中华骨科杂志, 2019,39(24) : 1507-1513.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9.24.003
摘要
目的

总结颈椎病伴上肢远端肌萎缩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应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的颈椎病伴上肢远端肌萎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资料完整且获得术后2年以上随访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男19例,女11例;年龄41~72岁,平均(55.20±9.08)岁;术前病程1~108个月,中位数为6个月。分析30例患者受累肌肉范围、影像学椎管狭窄节段及部位、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通过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 MMT)评估萎缩肌肉的肌力恢复情况,同时评估患者末次随访时的临床满意度。

结果

30例颈椎病伴上肢远端肌萎缩患者受累肌肉主要为大鱼际肌(17例,56.7%)、骨间肌(15例,50.0%)和小鱼际肌(13例,43.3%)。大多数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为多节段退变,最常受累节段为C5,6(24例,80.0%)、C6,7(21例,70.0%);脊髓或(和)神经根前方的压迫类型:中央型23个节段(33.5%)、旁中央型37个节段(54.4%)和椎间孔型8个节段(11.8%)。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颈段脊髓前角细胞或神经根受损,累及节段以C7、C8、T1为主(18例,60.0%)。30例患者均获得2年以上的随访,平均36.8个月。MMT评估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中13例(43.3%)在末次随访时获得1级及以上的肌力恢复。临床满意度平均为73.4%。

结论

颈椎病伴上肢远端肌萎缩的临床诊断需要对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可以有效阻止颈椎病伴上肢远端肌萎缩患者的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肌力提高。

引用本文: 王洪立, 吕飞舟, 马晓生, 等.  颈椎病伴上肢远端肌萎缩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 [J] . 中华骨科杂志,2019,39 (24): 1507-1513.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9.24.00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以上肢远端肌肉萎缩为主的临床表现,且大多不伴有明显的感觉障碍和脊髓受损症状。Keegan[1]和Matsunaga等[2]将该类患者称为分离性上肢运动障碍型颈椎病;随后部分学者将其称为颈椎病性肌萎缩或肌萎缩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amyotrophy,CSA),并根据主要受累上肢肌群的不同,分为近端型和远端型[3,4]。但上述命名易与颈椎病现有的临床分型(脊髓型、神经根型等)产生混淆,故我们将主要累及手内在肌等上肢远端肌群者称为颈椎病伴上肢远端肌萎缩。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