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胸腰椎术后远端交界性问题的研究进展
中华骨科杂志, 2020,40(06) : 381-388. DOI: 10.3760/cma.j.cn121113-20190625-00279
摘要

远端交界性问题(distal junctioanal problem,DJP)是脊柱矫形融合内固定术后严重的并发症。由于脊柱固定融合手术量逐年增加,术后发生远端交界性问题也随之上升。与近端交界性问题相比,远端交界性问题发生率低,但临床症状重,手术翻修率高。远端交界性问题包括远端交界性后凸和远端交界性失败。远端交界性后凸目前使用的定义较混乱,但最常用的是末次随访远端交界角>10°,并较术前增加10°。远端交界性失败有6种类型:腰椎前凸丢失、远端固定椎(lo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下方椎间盘急性楔形变、LIV骨折、LIV远端椎体骨折、LIV内固定失败、固定远端发生椎管狭窄或不稳。发生DJP的可能危险因素大致分为个体因素、手术因素及影像学因素,包括:体重、年龄、脊柱畸形类型、骨质疏松、远端固定椎的选择不当、髋关节疾病、畸形位置、手术入路、手术切除范围过大、融合节段过短、不同内固定器械、LIV位于L5、下端固定至S1、不恰当的手术操作、术后脊柱序列恢复不佳等。DJP的发生率、危险因素、是否需要翻修以及翻修策略等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对目前DJP的诊断标准、发生率、危险因素等研究进展进行的文献综述,旨在提高对远端交界性问题的认识。

引用本文: 袁磊, 张心灵, 曾岩, 等.  胸腰椎术后远端交界性问题的研究进展 [J] . 中华骨科杂志,2020,40 (06): 381-388. DOI: 10.3760/cma.j.cn121113-20190625-0027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脊柱后路固定融合术是治疗脊柱畸形一种较为成熟的手术技术,随着其广泛开展,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不容忽视,如围术期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内植物、影像学和感染等相关并发症,这些均可增加再入院率,其中内植物相关并发症是导致再入院手术的最常见原因[1]。融合节段近端或远端后凸畸形的复发是脊柱矫形融合固定术后一个常见的并发症[2]。既往对于远端交界性问题(distal junctional problem,DJP)的研究多集中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及休门氏后凸畸形,而其他类型脊柱畸形术后远端交界性后凸或失败多为个案报道[3,4,5,6]。尽管远端交界性问题在查体时较难注意到,与近端交界性后凸相比,对患者造成的外观影响较小,但是远端交界性问题在功能和承重方面可能更为重要。虽然远端交界性问题的发生率低,但临床症状重,往往会引起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畸形复发或进展等,并且手术翻修率高[7]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