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2001-2011年我国东部城市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时长分析
中国综合临床, 2017,33(3) : 193-200. DOI: 10.3760/cma.j.issn.1008-6315.2017.03.001
摘要
目的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疾病和经济负担日益严峻,而医疗资源总量有限且分布不均。住院时长则是衡量医疗资源利用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描述我国东部城市地区AMI患者平均住院时长的情况和变化趋势,同时探索影响住院时长有关的医院特征。

方法

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收集我国东部城市地区13省份32家医院2001、2006、2011三个年份的代表性急性AMI住院患者病历资料,描述住院时长及其变化趋势,并按照住院时间的中位数将医院划分为三类,进而比较它们之间在患者特征、院内诊疗和结局方面的差异。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 047例急性AMI住院病历。2001、2006及2011年的平均住院时长分别为(15.3±10.2)、(13.5±8.7)、(12.2±7.8) d,呈逐年缩短趋势(F=10.93,P<0.001),而在调整患者因素差异之后,各年份间住院时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平均住院时长高中低的三类医院之间,收治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并不突出,但平均住院时长越长的医院中,急性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住院期间他汀的使用率越低(P≤0.001)。而AMI治疗规模较小的医院,住院时长更长。而相比于年AMI住院患者超过80例的医院,年AMI住院患者30~80例的医院中平均住院时长多1.9 d(t=2.97,P<0.01)。

结论

我国东部城市地区医院急性AMI的平均住院时长与欧美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医院间比较也凸显了相关医疗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不足。在深化医改的进程中大力推行规范化临床路径和分级诊疗,对于应对不断加剧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本文: 李希, 吴超群, 路甲鹏, 等.  2001-2011年我国东部城市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时长分析 [J] . 中国综合临床, 2017, 33(3) : 193-200. DOI: 10.3760/cma.j.issn.1008-6315.2017.03.00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疾病流行谱已发生重大转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国人中的首要健康威胁。世界银行预测到2 030年,我国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患病人数从2010年的810万猛增到2 263万[1]。与此同时,诊疗相关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AMI次均住院费用在过去8年间增长了近60%(扣除物价因素影响),成为我国内科次均住院费用最高的疾病,仅2014年一年,我国AMI住院总费用高达133.75亿元,十年来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2%[2,3]。这一问题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城市地区尤为突出。既往研究显示我国AMI患者平均住院时长高于欧美发达国家[4,5,6,7],这给我国有限的医疗资源带来了更为沉重的负担。除了导致高昂的诊疗花费,住院时长的延长还可能增加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8]。然而目前,我们对东部城市地区AMI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情况知之甚少。本研究利用"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回顾性急性AMI病例注册登记研究(China PEACE回顾性AMI研究)"的数据[9],描述我国东部城市地区AMI患者平均住院时长的情况和变化趋势,同时探索与住院时长相关的医院水平因素。这在新医改大力推行分级诊疗的当前,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