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患者血清内皮抑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中国综合临床, 2017,33(12) : 1101-1104. DOI: 10.3760/cma.j.issn.1008-6315.2017.12.011
摘要
目的

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患者血清内皮抑素(E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73例(病例组),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根据术后有无局部复发或者远处转移分为远处转移组(32例)、局部复发组(23例)和未复发组(18例)。另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的血清ES、VEGF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

术前病例组血清ES[(31.27±7.53)μg/L]、VEGF[(456.81±112.49)ng/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93±4.14)μg/L、(118.27±34.0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34、18.540,P<0.05);病例组术后血清ES[(25.76±6.69)μg/L]、VEGF[(217.64±56.87)ng/L]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74、16.212,P<0.05);远处转移组血清ES[(44.56±9.34)μg/L]、VEGF[(789.24±194.63)ng/L]水平均明显高于局部复发组[(36.29±8.52)μg/L、(612.07±186.32)ng/L]和未复发组[(28.03±7.16)μg/L、(268.95±79.82)ng/L],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052、15.346,P<0.05);局部复发组又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及转移患者血清ES、VEGF与甲状腺球蛋白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583、r=0.726,P<0.05)。

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患者血清ES、VEGF均明显升高,在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引用本文: 左湘川, 胡淑芳, 荣太梓.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患者血清内皮抑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 中国综合临床,2017,33 (12): 1101-1104. DOI: 10.3760/cma.j.issn.1008-6315.2017.12.01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分化型甲状腺癌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多数患者经过甲状腺切除术、淋巴结切除术以及术后131I治疗之后预后满意,不过仍有5%~20%的患者会出现局部复发,10%~20%的患者出现骨骼、肺等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2]。恶性肿瘤浸润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新血管生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文献报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当VEGF表达上调,随着新生血管形成增加,恶性肿瘤侵袭转移会明显增强[3]。内皮抑素(endostatin,ES)为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的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能够特异性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及生长,并诱导其凋亡,从而抑制恶性肿瘤新生血管形成[4]。本研究分析了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患者血清ES、VEG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