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有限内固定比较微型外固定架对手部周围骨折临床分析
中国综合临床, 2018,34(1) : 42-45. DOI: 10.3760/cma.j.issn.1008-6315.2018.01.008
摘要
目的

分析有限内固定比较微型外固定架对手部周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手部周围骨折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内固定组与外固定组,分别使用有限内固定、微型外固定架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外固定组的治疗效果[优良率96.67%(29/30)]、骨折痊愈时间(6.37±1.25)周、住院时间(4.32±1.23)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3/30)]均优于内固定组的治疗效果[优良率76.67%(23/30)]、骨折痊愈时间(8.87±2.12)周、住院时间(7.29±2.15)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1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t=15.459,P=0.005;t=17.788,P=0.001;P=0.012);而外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8.41±2.87) min、手术中出血量(16.87±3.71) ml与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27.67±1.42) min、手术中出血量(16.43±2.89) 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459,P=0.423;t=1.788,P=0.619)。

结论

对于手部周围骨折患者,相比有限内固定法,微型外固定架固定牢靠、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更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和功能恢复。

引用本文: 叶远坚, 谭文思, 谢玉山, 等.  有限内固定比较微型外固定架对手部周围骨折临床分析 [J] . 中国综合临床,2018,34 (1): 42-45. DOI: 10.3760/cma.j.issn.1008-6315.2018.01.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手部周围骨折一直是门诊常见的骨折,也是骨折治疗的难点之一[1]。由于手部关节复杂,需要完成精细操作,功能恢复十分重要。临床上治疗手部周围骨折的重点在于解剖复位、固定骨折部位以防止旋转移位[2]。目前,针对手部周围骨折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微型钢板内固定、石膏外固定等方法,这些传统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复位效果,但是稳定性较差,术后无法进行及时的功能锻炼,有可能造成关节僵硬、畸形愈合等并发症[3]。因此,关于手部周围骨折的手术方法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选取当前比较热门的两种方法(有限内固定与微型外固定架)应用于手部周围骨折患者的治疗,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