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肿瘤核素靶向治疗新进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5,39(1) : 19-24,3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1.006
摘要

利用靶向分子将放射性核素定向导入肿瘤组织实现核素靶向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或小分子肽携带治疗性放射性核素,分别与肿瘤细胞表面表达丰富的抗原或受体特异性结合而开展放射免疫治疗或受体介导的核素治疗是靶向治疗的主要策略。近年来,这两种靶向治疗取得较大进展,部分已进入临床应用。随着靶向分子的不断出现、分子靶向技术的不断完善,肿瘤核素靶向治疗终将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

引用本文: 杨卫东, 汪静. 肿瘤核素靶向治疗新进展 [J] .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5, 39(1) : 19-24,3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1.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25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尽管有手术、放疗及化疗等多种传统方法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新方法与新策略的应用,但美国国立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统计显示,目前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未见明显改善。导致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较多,如多种分子变异及分子间网络化交互作用的调控机制增加了肿瘤发生的复杂性;肿瘤发生过程存在肿瘤新生血管、细胞增殖、肿瘤侵袭、转移等多种病理过程,呈现复杂的异质性;同时肿瘤组织中除肿瘤细胞外,还有肿瘤干细胞及耐药细胞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的治疗方法难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