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640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学量化评价及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6,40(6) : 442-44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6.008
摘要
目的

利用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形态学特征行定量分析,并探讨其与粥样硬化的关系。

方法

收集行冠状动脉成像的18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若MB-MCA的诊断成立,描述MB-MCA的分布和分型,并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分别记录位于左前降支2段(LAD2)的MB-MCA的厚度以及血管直径,计算其在收缩期及舒张期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MB-MCA粥样斑块情况。

结果

186例患者中56例(70段)存在MB-MCA,其中48段(68.6%)位于LAD2;70段MB-MCA中浅表型有44段(62.9%),深厚型有26段(37.1%)。位于LAD2的MB-MCA厚度和直径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差异均有明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4、3.38,P均<0.05);43段位于LAD2的纳入分析的MB-MCA中有28段(65.1%)为II级狭窄。70段MB-MCA中共48段(68.6%)存在粥样斑块,其中近侧者42段(87.5%),明显高于远侧者6段(12.5%),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5)。

结论

640层螺旋CT不仅能直接显示MB-MCA的存在,同时能对其形态特点、伴随心动周期动态变化情况行量化分析,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引用本文: 蔡培坤, 梁辉晖, 董琴, 等.  640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学量化评价及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J] .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6,40 (6): 442-44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6.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是指覆盖在心外膜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纤维束,被心肌纤维束覆盖的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muralcoronary artery,MCA),而这一复合体统称为MB-MCA。MB-MCA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冠状动脉先天性解剖变异,可导致部分患者心肌缺血,甚至猝死[1],因此,早期准确地诊断及评价MB-MCA,有助于预防严重并发症。多层螺旋CT的空间、时间分辨力高,具有无创性,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准确、快速,且能直观显示MB-MCA形态学特征,包括MCA的部位、心肌覆盖范围、血管狭窄程度以及MB的厚度,并同时可发现桥近、远段及MCA本身有无粥样硬化病变,因此,其在诊断MB-MCA相关冠状动脉病变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拟利用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MB-MCA的形态学及相关功能改变进行量化分析,并探讨MB-MC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