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
PiCCO指导下目标导向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31(12) : 1535-1537. DOI: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9.12.020
摘要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重症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疗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因重症心衰入院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运用床边PiCCO进行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根据监测数据目标导向进行血管活性药物及液体管理;对照组根据传统心电监测、肺部啰音、尿量进行血管活性药物及液体管理。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72 h心排血指数(CI)、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有创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7 d总有效率、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CI、MA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I(mL·s-1·m-2):53.34±16.67比35.01±13.34,MAP(mmHg,1 mmHg=0.133 kPa):72.6±10.6比62.5±10.3,均P<0.05〕,GEDVI、EVLWI、SVRI、CV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GEDVI(mL/m2):760.3±90.2比960.2±110.3,EVLWI(mL/kg):6.5±1.3比12.5±6.2,SVRI(kPa·s·L-1·m-2):297.3±35.1比434.1±58.8,CVP(mmHg):10.1±2.6比12.2±3.4,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7 d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0.0%比80.0%),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8.2±4.5比10.3±2.5),28 d病死率明显降低(20.0%比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PiCCO监测对重症心衰患者进行目标导向性治疗管理,有助于个体化、精准化治疗,缩短ICU住院时间,改善短期预后。

引用本文: 吴畏, 薛贻敏, 林风辉, 等.  PiCCO指导下目标导向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J]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9,31 (12): 1535-1537. DOI: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9.12.02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是重症医学科(ICU)常见的危重症,重症心衰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ICU急性心衰患者多伴有休克或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以及并发严重感染,可能需要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支持,通常称为重症心衰[1]。重症心衰的急性期治疗目前主要还是强心、利尿、扩血管等综合治疗,此类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在急诊室及普通病房病死率极高,即使收入ICU,利用机械通气、CRRT等多种抢救措施,仍然存在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的困难,其难点很大程度在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调控,心衰时可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如无适当干预措施,心衰症状可以进行性加重[2]。近年来,本科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重症心衰患者急性期血流动力学,根据监测数据进行目标导向性、个体化、精准化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