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诊疗与研究
脊髓IL-12在大鼠关节炎性痛维持中的作用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5,35(8) : 976-978.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16.2015.08.018
摘要
目的

评价脊髓IL-12在大鼠关节炎性痛维持中的作用。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300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n=6)、关节炎性痛组(AP组,n=9)、磷酸盐缓冲液组(PBS组,n=6)和IL-12抗体组(n=6)。采用左踝关节腔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50 μl的方法制备大鼠关节炎性痛模型。IL-12抗体组于造模后第9天鞘内注射20 μl羊抗大鼠IL-12抗体1.50 μg,PBS组给予0.01 mol/L PBS 20 μl。分别于造模前(基础状态)及造模后第9、10天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于最后一次痛阈测定结束后处死大鼠,取L4-6节段脊髓,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脊髓背角IL-12表达,另外AP组还测定IL-12与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共表达情况。

结果

与C组比较,AP组、PBS组和IL-12抗体组造模后第9、10天时MWT降低,脊髓背角IL-12表达上调(P<0.01);与AP组比较,IL-12抗体组造模后第10天时MWT升高,脊髓背角IL-12表达下调(P<0.05或0.01),PBS组造模后第10天时MWT及脊髓背角IL-1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组脊髓背角IL-12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共表达。

结论

脊髓IL-12参与了大鼠关节炎性痛的维持。

引用本文: 周亚兰, 李号令, 李卉, 等.  脊髓IL-12在大鼠关节炎性痛维持中的作用 [J] .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5, 35(8) : 976-978.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16.2015.08.01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炎性痛是慢性疼痛的主要类型之一[1]。研究表明,T细胞可浸润到脊髓,其分化为Th1细胞后,可合成干扰素-γ和TNF-α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激活[2,3,4]或γ-氨基丁酸能去抑制[5]介导了中枢敏化。IL-12是由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合成的一种促炎性细胞因子,是促进T细胞分化为Th1细胞分化的关键[6],而完全弗氏佐剂、福尔马林和周围神经损伤等可促进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激活。本研究评价脊髓IL-12在大鼠关节炎性痛维持中的作用,为阐明慢性疼痛的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