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
超声引导改良阴茎背神经阻滞用于患儿包皮环切术的效果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6,36(6) : 744-747.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16.2016.06.025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改良阴茎背神经阻滞用于患儿包皮环切术的效果。

方法

选取包皮环切术患儿80例,ASA分级Ⅰ级,年龄5~12岁,体重15~52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超声引导改良阴茎背神经阻滞组(A组)和超声引导传统阴茎背神经阻滞组(B组),每组40例。靶控输注异丙酚(Marsh模式)维持麻醉,初始效应室靶浓度2 μg/ml,调整幅度1 μg/ml。A组取截石位,将超声探头放于阴囊下方,两坐骨结节连线的前方并与之相平行,在探头外侧旁开探头0.5 cm进针,穿刺针进至神经血管鞘内,回抽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0.1 ml/kg,在超声图像上可见神经血管鞘被药液浸润而扩张,以相同的方法在对侧注入等量局麻药。B组行传统式超声引导阴茎背神经阻滞,注入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0.2 ml/kg。记录异丙酚总用量、苏醒时间、术中和苏醒期心动过缓、术中体动反应和呼吸抑制、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尿潴留、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栓进行补救镇痛,记录对乙酰氨基酚栓使用情况。记录穿刺时间和穿刺成功情况及穿刺诱发的阴茎肿胀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患儿均未见术中及术后心动过缓、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尿潴留和瘙痒发生。与B组比较,A组异丙酚总用量降低,苏醒时间缩短,对乙酰氨基酚栓使用率、体动反应和阴茎肿胀发生率降低,穿刺时间缩短(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

结论

超声引导改良阴茎背神经阻滞用于患儿包皮环切术安全有效,优于超声引导传统阻滞方式。

引用本文: 金晓伟, 周奇幍, 杨芳骅, 等.  超声引导改良阴茎背神经阻滞用于患儿包皮环切术的效果 [J] .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6, 36(6) : 744-747.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16.2016.06.02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包皮环切术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外科手术,因患儿依从性较差,通常采用全麻。研究表明,全麻联合区域神经阻滞不仅可减少全麻药物用量,改善麻醉效果,而且还可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术后恢复[1]。超声引导技术已逐渐成为临床麻醉工作中神经定位的"金标准",可减少神经和血管损伤的发生率,提高神经阻滞成功率,其应用于小儿区域神经阻滞有较好的临床价值[2,3,4]。超声引导下传统阴茎背神经阻滞(平卧位、阴茎根部上方进针)因神经位置深不易定位,给药后引起的局部肿胀影响了外科医生判断手术效果[5,6]。本研究拟探讨超声引导改良阴茎背神经阻滞(截石位、阴茎根部阴囊下方进针)用于患儿包皮环切术的效果。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