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麻醉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途径对二次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效果影响的比较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7,37(4) : 485-488.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16.2017.04.028
摘要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途径对二次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妊娠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二次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2~38岁,体重58~84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组(VDER组)、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混合右美托咪定组(ERD组)和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组(ER组),每组20例。硬膜外穿刺术毕给予试验量排除脊麻后,VDER组硬膜外给予0.75%罗哌卡因15 ml混合0.9%生理盐水2 ml,同时静脉输注1 μg/kg右美托咪定,输注时间10 min;ERD组硬膜外给予0.75%罗哌卡因15 ml混合1 μg/kg右美托咪定2 ml;ER组硬膜外给予0.75%罗哌卡因15 ml混合0.9%生理盐水2 ml。记录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最高平面、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及感觉阻滞时间。硬膜外注药完毕后30 min时评估Ramsay镇静评分和术中牵拉反应程度分级;观察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和寒战的发生情况,记录胎儿娩出前使用瑞芬太尼的例数及新生儿1和5 min时的Apgar评分。

结果

与VDER组和ER组比较,ERD组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缩短,感觉阻滞时间延长(P<0.05);与ER组比较,VDER组和ERD组镇静满意率高,瑞芬太尼使用率降低,术中牵拉反应轻,呼吸抑制和寒战的发生率降低(P<0.05);新生儿1和5 min时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静脉与硬膜外途径应用右美托咪定均可增强二次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硬膜外给予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麻醉起效快,感觉阻滞时间长,有利于术后镇痛。

引用本文: 吴霞, 韩传宝, 蒋秀红, 等.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途径对二次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效果影响的比较 [J] .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7, 37(4) : 485-488.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16.2017.04.02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351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硬膜外麻醉因对胎儿影响小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控性,是剖宫产术常用的麻醉方式,而硬膜外麻醉起效相对缓慢,术中阻滞效果欠完善,尤其是在二次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常需辅助用药以减轻术中不适和牵拉反应。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交感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增强剖宫产全身麻醉的效果,有利于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而对新生儿没有不良影响;而右美托咪定混合局麻药用于硬膜外腔可有效提高分娩镇痛的效果。本研究拟在二次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时静脉或硬膜外腔途径应用右美托咪定,观察其术中麻醉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供临床参考。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