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诊疗与研究
瑞芬太尼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铁代谢的影响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9,39(5) : 582-585.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16.2019.05.019
摘要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铁代谢的影响。

方法

培养大鼠原代脊髓背角神经元,以2×105个/孔的密度接种培养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C组,n=40)、瑞芬太尼组(R组,n=40)、铁反应元件阴性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IRE] siRNA组(siRNA组,n=32)和DMT1(-)IRE siRNA +瑞芬太尼组(siRNA+R组,n=32)。siRNA组和siRNA+R组于培养第3天进行DMT1(-)IRE siRNA转染。R组和siRNA+R组在终浓度40 nmol/L瑞芬太尼溶液中孵育60 min。R组和siRNA+R组于瑞芬太尼孵育结束时、其余组于相应时点采用荧光探针法测定ROS和Fe2+含量,采用TBA法测定MDA含量,采用calcein AM和铁螯合剂检测细胞可变铁池(LIP)含量,R组和C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DMT1(-)IRE和DMT1(+)IRE的表达。

结果

与C组比较,R组脊髓背角神经元DMT1(-)IRE表达上调,Fe2+、LIP、ROS和MDA含量升高(P<0.05),DMT1(+)IRE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siRNA+R组脊髓背角神经元Fe2+、LIP、ROS和MDA含量降低(P <0.05)。

结论

瑞芬太尼通过激活DMT1(-)IRE,引起脊髓背角神经元铁含量增加,该过程可能与瑞芬太尼诱发大鼠术后痛觉过敏的机制有关。

引用本文: 舒瑞辰, 李媛, 张霄蓓, 等.  瑞芬太尼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铁代谢的影响 [J] .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9, 39(5) : 582-585.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16.2019.05.01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瑞芬太尼作为超短效μ受体激动剂,起效迅速、清除快,常用于临床麻醉,然而其可诱发术后痛觉过敏[1],有必要明确其发生机制。铁是机体含量丰富的微量金属元素,维持细胞的基本活动,铁平衡对于维持大脑生理功能极为重要[2]。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大鼠脊髓铁反应原件阴性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MT1(-)IRE]过度激活,诱导脊髓铁聚积,参与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机制,且铁螯合剂可剂量依赖性减轻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3]。然而在体实验影响因素较多,难以准确评价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时神经元形态和铁代谢的改变,因此本研究拟通过离体实验,评价瑞芬太尼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铁代谢的影响,明确其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机制。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