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超声造影在评价依达拉奉改善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7,26(3) : 264-268. DOI: 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7.03.010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依达拉奉全身用药对兔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制备左后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组于再灌注前30 min给予依达拉奉1.5 mg/kg,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阻断前、解除阻断即刻及再灌注24 h后分别采血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同时行超声造影检查,后脱机分析获得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及曲线下面积(AUC)。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行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参数的变化情况及其与CK、LDH的相关性。

结果

①血清学检测:解除阻断即刻CK及LDH含量较阻断前显著增高;再灌注24 h后,两组CK、LDH含量均较阻断前及解除阻断即刻增高,实验组CK、LDH较对照组有所减低(均P<0.01)。②超声造影:组内比较,解除阻断即刻及再灌注24 h后PI、TTP、AUC均较阻断前显著增高;组间比较,阻断前、解除阻断即刻各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24 h后,实验组PI、AUC较对照组有所降低,TTP无显著差异。③相关性分析:PI、AUC与CK、LDH相关性良好(r值分别为0.87、0.81、0.86、0.80)。④病理学结果:对照组肌纤维紊乱,炎性细胞满视野浸润;实验组肌纤维轻度肿胀,炎性细胞浸润少。

结论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前给予依达拉奉能够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超声造影技术能够直接、有效地检测到这种变化。

引用本文: 赵鹏, 任敏, 杜国庆, 等.  超声造影在评价依达拉奉改善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J]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7, 26(3) : 264-268. DOI: 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7.03.01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血供减少或中断的组织器官在恢复血供后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1]。急性动脉栓塞取栓、断肢再植、肢体挤压伤、游离组织瓣移植等情况均可能发生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微循环灌注障碍是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2],研究表明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对于改善微循环灌注障碍疗效显著[3]。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依达拉奉改善兔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