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早期评价的研究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8,27(2) : 160-163. DOI: 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8.02.014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早期预测及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

方法

选择6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于每周期化疗前及术前进行超声光散射成像检查,测定血红蛋白浓度(total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Hb),根据RECIST1.1标准进行临床评价分组,分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组、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组及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组;术后根据Miller and Payne(MP)病理分级系统,分为疗效不佳组(MP分级1~3级)及疗效优良组(MP分级4~5级);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组及非pCR组。将Hb与影像学及术后病理疗效评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62例患者均完成新辅助化疗全部周期,化疗1周期后及全部化疗结束后,Hb值在上述分组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下降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早期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下降值44.5,曲线下面积0.745,此阈值的诊断敏感性75.0%,特异性为73.1%,阳性预测值79.4%,阴性预测值67.9%,准确性74.2%。

结论

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过程中,Hb值的下降与化疗疗效呈正相关,Hb值的变化在化疗早期便可对新辅助化疗疗效做出评估及预测。

引用本文: 郭轩, 唐甜甜, 王新乐, 等.  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早期评价的研究 [J]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8, 27(2) : 160-163. DOI: 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8.02.01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当前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已经成为一种被乳腺癌患者(尤其是局部晚期无法手术或有保乳意愿的患者)广泛接受的治疗方法[1],并且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个体差异,乳腺癌不同亚型对于NCT的敏感性不同,疗效及预后也存在差异[2]。术前化疗的临床评价常采用磁共振、超声或专科查体,通常每化疗2周期评估一次,但是部分肿瘤缩小不明显的患者,影像学很难准确评估疗效。超声光散射成像(US-DOT)技术是一种集超声和光学成像为一体、无创性诊断乳腺肿块的新技术,既可通过二维超声探测乳腺肿块的形态、结构,又可利用光散射原理测定肿块血红蛋白(Hb)浓度等血氧参数,进而对肿块性质做出判断。本研究通过监测Hb并根据其下降值来早期评估术前化疗疗效,旨在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NCT早期疗效评估手段。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