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RGD肽修饰的相变型纳米粒联合低强度聚焦超声对胃癌的体内外寻靶及显像研究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9,28(2) : 173-179. DOI: 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9.02.016
摘要
目的

制备RGD肽修饰的载全氟己烷(PFH)高分子聚合物纳米粒(RGD-PFH-NPs),考察其基本特性、体内外靶向性,并联合低能量聚焦超声(LIFU)进行体内外超声成像。

方法

通过双乳化法和碳二亚胺法制备靶向纳米粒RGD-PFH-NPs;观察其形态和分布,测量其粒径、电位、连接率;考察其体外热致相变、LIFU致相变能力和体内外超声造影成像功能;通过靶向组和非靶向组观察纳米粒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和荷瘤裸鼠肿瘤组织的靶向性。

结果

制备的样品为乳白色混悬液,光镜和透射电镜下为球形,大小均匀,分散性良好,粒径(259.3±42.6)nm,Zeta电位(-17.6±5.4)mV,RGD肽连接率为89.13%;70℃水浴及LIFU辐照下RGD-PFH-NPs均能发生明显相变,体内外二维超声模式和造影增强模式下均有良好的造影成像功能;靶向RGD-PFH-NPs组和非靶向PFH-NPs组与MGC803细胞结合率分别为82.59%、2.96%;肿瘤组织中靶向RGD-PFH-NPs组的纳米粒累积显著高于非靶向PFH-NPs组(P<0.05)。

结论

制备出的胃癌靶向相变型纳米粒RGD-PFH-NPs具有良好超声造影成像功能,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及胃癌组织有明显的靶向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胃癌超声靶向造影剂。

引用本文: 刘章露曦, 王亚旭, 郝兰, 等.  RGD肽修饰的相变型纳米粒联合低强度聚焦超声对胃癌的体内外寻靶及显像研究 [J]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9, 28(2) : 173-179. DOI: 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9.02.01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1],而早期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高达90%,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目前,早期胃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各有利弊,多层螺旋CT虽然空间分辨力高但放射性伤害无法避免;胃镜检查虽直观可靠,但因其有创性,受限于诸多禁忌证。超声分子成像在对胃癌的诊断分期中因其无创、无辐射、特异性高的自身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有临床研究表明[2],胃超声造影技术结合超声分子成像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性高于多层螺旋CT,使胃超声分子成像成为一重要辅助诊断工具。靶向作用是分子成像的核心,RGD肽与其受体整合素αvβ3介导的靶向肿瘤细胞内吞功能使其具有巨大的分子成像潜能。整合素αvβ3蛋白是重要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在乳腺癌、肺癌、肝癌等多种肿瘤细胞与肿瘤新生血管中高表达,同时在调控肿瘤生长、转移与肿瘤血管形成方面起重要作用[3,4],据此大量实验研究中已设计出针对不同肿瘤组织的靶向制剂,其中有实验表明[5]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细胞膜上高表达αvβ3[6,7],介导胃癌的分化和转移,并且已成功制备靶向效果显著的胃癌靶向纳米载体。包裹液态氟碳纳米具有粒径小、稳定性高、穿透力强的特点[8],在低强度聚焦超声(low-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作用下可发生液气相变,从而达到增超声显像的目的。本研究拟制备以αvβ3为胃癌靶点构建偶联RGD肽的靶向相变型纳米级超声分子探针,检测其基本特性,探讨其体外、体内声致相变能力、超声造影成像功能以及对人胃癌株MGC803和荷瘤裸鼠肿瘤区域的靶向性能。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