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超声剪切波黏弹性技术在肝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9,28(9) : 766-770. DOI: 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9.09.006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和剪切波频散成像(shear wave dispersion,SWD)在术前诊断及鉴别肝肿瘤良恶性中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8年1-4月于我院就诊的83例拟手术的肝局灶性占位的患者。术前用超声剪切波黏弹性技术测量肝肿瘤内部及肿瘤周边2 cm外的肝实质的黏弹性数值。术前在每个病灶内部及周边肝实质内选取两个感兴趣区,每个感兴趣区内分别测量13次黏弹性数据。以术后的最终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剪切波黏弹性在术前鉴别肝肿瘤良恶性中的价值。

结果

最终病理结果显示,在83例肝局灶性占位病变中,良性肿瘤有20例(包括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5例,肝血管瘤15例),恶性肿瘤有63例(包括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1例,肝转移癌12例)。良性肿瘤的SWE测量值显著低于恶性肿瘤[(9.94±8.22)kPa对(13.68±7.80)kPa,P<0.05]。良性肿瘤的SWD测量值也显著低于恶性肿瘤[(13.47±2.76) (m/s)/kHz对(15.00±3.82)(m/s)/kHz,P<0.05]。与恶性肿瘤相比,良性肿瘤与周边肝实质的剪切波黏弹性比值均较大(P<0.05)。肝良恶性肿瘤与周边肝实质的SWE比值分别为1.65(0.92,3.76)、1.03(0.38,2.05)(P<0.05)。肝良恶性肿瘤与周边肝实质的SWD比值分别为1.01(0.75,1.22)、0.88(0.54,1.14)(P<0.05)。

结论

超声剪切波黏弹性新技术凭借其敏感、简便、无创、可多次重复测量的优点,对术前鉴别肝肿瘤的良恶性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引用本文: 张琪, 董怡, 杨道辉, 等.  超声剪切波黏弹性技术在肝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J]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9, 28(9) : 766-770. DOI: 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9.09.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临床新技术[1,2],不仅在弥漫性肝病的诊断和随访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3],在肝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s,FLLs)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也有一些初步的临床应用[4,5]。SWE通过发射声辐射脉冲使肝组织发生震动而产生剪切波,测量剪切波在组织中的传播速度来判断组织的硬度,其将肝组织视为理想化的弹性模型,进而研究肝脏硬度与病变的关系[6]。然而,任何生物活性组织都具有黏弹性,而非线性弹性组织。黏性对肝脏的硬度及剪切波的传播也有一定的影响[7],因此利用SWE技术评估肝硬度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声剪切波黏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的新技术,联合SWE和剪切波频散成像(shear wave dispersion,SWD),有望为肝脏疾病尤其是肝肿瘤的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本研究将探讨剪切波黏弹性成像新技术在术前鉴别诊断肝肿瘤良恶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