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恶性胸腔积液产生的机制研究进展
国际呼吸杂志, 2018,38(10) : 783-78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6X.2018.10.013
摘要

恶性胸腔积液大多是由恶性肿瘤累及胸膜所致,它是癌症晚期常见并发症,预后差。大量胸腔积液可引起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对恶性胸腔积液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细胞、水通道蛋白等在恶性胸腔积液形成中的作用,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引用本文: 李金金, 轩伟霞, 张晓菊. 恶性胸腔积液产生的机制研究进展 [J] . 国际呼吸杂志,2018,38 (10): 783-78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6X.2018.10.01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胸腔积液多为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很多肿瘤均可侵犯胸膜,其中以肺癌和乳腺癌最多见,还有部分恶性胸腔积液找不到原发肿瘤灶[1]。如果在胸腔积液中发现肿瘤细胞,表明疾病已经进展和预后较差,而且根据患者的原发肿瘤的恶性程度不同,平均生存期大约为3~12个月[1]。恶性胸腔积液具有生长速度快、量大等特点,可引起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深入研究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发展机制将对其将来的诊治提供有效帮助,本文对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机制进行如下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