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临床研究
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俯卧位与自由体位患者裂孔闭合率的比较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35(10) : 970-973. DOI: 10.3760/cma.j.issn.1006-4443.2017.10.007
摘要
目的

比较特发性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及C3F8填充术后采取持续俯卧位与自由体位的患者黄斑裂孔闭合率及患者术后舒适度,探讨患者术后体位的选择。

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住院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138例153只眼,随机分为2组:A组:患者采取持续俯卧位,74例83只眼;B组:患者采取自由体位64例,70只眼。随诊观察1年,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眼压、黄斑裂孔闭合率、最佳矫正视力及术后舒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术后,A组64例(71只眼)出现高眼压,3例(3只眼)低眼压;B组59例(63只眼)出现高眼压,2例(2只眼)低眼压。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黄斑裂孔均闭合,B组中2例术后低眼压的患者黄斑裂孔未闭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变化也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舒适度比较,B组患者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于术后眼压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患者,采取自由体位与持续俯卧位具有相似的黄斑裂孔的闭合率,且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相似。但自由体位患者有较高的术后舒适度。

引用本文: 徐鑫彦, 孙先勇, 高荣玉, 等.  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俯卧位与自由体位患者裂孔闭合率的比较 [J]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7,35 (10): 970-973. DOI: 10.3760/cma.j.issn.1006-4443.2017.10.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气体填充是治疗黄斑裂孔的有效方法[1],患者术后常需采用俯卧体位。以往有研究证实俯卧体位增加了气体与黄斑区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黄斑孔的闭合[2]。但近年来有报道,与自由体位相比,俯卧位并不能增加黄斑孔的闭合率,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3,4]。为进一步研究俯卧位对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填充手术后黄斑裂孔闭合及患者术后远期视力的影响,我们对比分析了采用持续俯卧位和自由体位的两组黄斑裂孔的术后疗效,为黄斑裂孔术后是否需要体位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