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方法
运用正交设计联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细粒棘球蚴绦虫单克隆抗体制备中小鼠免疫方案
国际免疫学杂志, 2018,41(4) : 412-41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94.2018.04.011
摘要
目的

对制备细粒棘球蚴绦虫单克隆抗体小鼠免疫方案进行优化。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抗血清效价,以抗血清效价与阴性血清OD值比值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考察加入青链霉素的剂量、小鼠繁殖代数、免疫注射方式对免疫后抗血清效价的影响;再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BBD-RSM)考察抗原用量、小鼠日龄、首免与二免间隔周期对免疫后抗血清效价的影响。

结果

正交设计确定了最佳的免疫方案为青链酶素剂量0 IU:免疫注射方式为皮下,小鼠繁殖传代次数是≤5代;BBD-RSM确定最佳免疫组合方案为抗原量60 μg;小鼠日龄42日;首免与二免间隔周期15日。

结论

实验优化了细粒棘球蚴绦虫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小鼠免疫方案,可应用于抗原免疫方案筛选。

引用本文: 巩月红, 吕顺忠, 赵军, 等.  运用正交设计联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细粒棘球蚴绦虫单克隆抗体制备中小鼠免疫方案 [J] . 国际免疫学杂志,2018,41 (4): 412-41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94.2018.04.01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Echinoccocusgranucosus,Eg)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常由寄生于犬科动物小肠的细粒棘球蚴绦虫虫卵或孕节随粪便排出污染草、饮水等,被人误食引起[1]。因而诊断监测犬粪细粒棘球蚴绦虫,是控制其在人畜间传播和免疫驱虫后防污染的必要手段。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