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自噬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
国际免疫学杂志, 2019,42(1) : 83-8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94.2019.01.015
摘要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慢性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氏病。IB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病与环境因素、遗传背景、自身免疫和肠道菌群等密切相关。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中发现IBD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免疫相关GTP酶家族M(immunity-related GTPase M,IRGM),自噬相关16样蛋白1(autophagy-related 16 like protein 1,ATG16L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2(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NOD2)等多个自噬相关基因相关。因此,了解自噬在IBD中的研究进展,可以为进一步寻找IBD新的治疗靶点提供重要依据。

引用本文: 张婉萍, 裴春颖, 徐红薇. 自噬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 [J] . 国际免疫学杂志,2019,42 (1): 83-8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94.2019.01.01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氏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类多因素多基因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它的主要发病机制与环境因素、基因易感性、肠道微生物群和免疫反应相关[1]。IBD主要高发于欧洲和北美[2],其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等消化系统症状。中、重症患者可出现消化不良,营养障碍,电解质紊乱等全身症状。直至目前,仍没有治疗IBD的特效药物。现用药物主要以降低异常免疫应答为主(如糖皮质激素,氨基水杨酸制剂等)。这些治疗往往仅在短期缓解患者症状,而长期疗效不佳,且长期用药患者在疾病后期可能会出现对治疗的耐受。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发现了160多个与IBD相关的基因位点[3],其中包括多个自噬相关基因,如免疫相关GTP酶家族M[Immune-related GTPase M,IRGM(人);Irgm1(小鼠)],自噬相关16样蛋白1(autophagy-related 16 like protein 1,ATG16L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2(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NOD2)等,自噬和IBD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关注,这也为IBD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