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
35例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8,37(9) : 760-764.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55.2018.09.017
摘要
目的

分析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高临床医师对布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漏诊。

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94年1月至2016年12月急性期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科室分布、人口学特征、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诊疗经过等。

结果

35例布病患者,男27例,女8例,年龄(46 ± 14)岁。布病患者分布在医院多个科室;职业以农民、牧民为主(23例,65.7%);居住于北京市远郊区13例(37.1%),外省市19例(54.3%);有明确羊、牛、猪接触史者18例(51.4%)。主要症状为发热(35例,100.0%),最高体温(39.42 ± 0.66)℃;其他症状主要包括肌肉关节痛(22例,62.9%)、乏力(16例,45.7%)、多汗(13例,37.1%)、肝脾肿大(15例,42.9%)、淋巴结肿大(13例,37.1%)。血清凝集试验阳性率为62.9%(22/35),血培养阳性率为65.7%(23/35)。病程30 d以上者24例(68.6%)。确诊前多使用多种药物治疗,确诊后多采用多西环素、利福平为基础的治疗,部分联合喹诺酮/头孢曲松的二联、三联、四联方案。治疗4(1 ~ 6)d后体温正常,疗程为4(2 ~ 12)个月。对25例患者进行随访,23例无复发。

结论

布病患者分布在医院多个科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无明确流行病学史,诊治过程曲折,容易漏诊误诊,要提高医生对布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引用本文: 李晓光, 肖秀美, 胥婕. 35例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J] .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8, 37(9) : 760-764.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55.2018.09.01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属于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病畜和带菌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如山羊、绵羊、牛、骆驼和猪等。人类的感染途径包括密切接触动物的分泌物或尸体、食用病畜的生乳制品或肉。布病流行广泛,多见于牧区、农区。随着畜牧交易、交通运输和旅游业的发展,布病的流行范围更广,自1995年以后,我国人间布病监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1],北京市布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2]。布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出现发热、败血症,甚至多器官损伤,对于城市散发病例,临床医师容易误诊漏诊,造成治疗延误,进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为此,作者通过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布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帮助临床医师对布病认识和诊治水平的提高。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