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调查
2013 - 201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及高危职业人群血清学分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9,38(3) : 231-234.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55.2019.03.013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新疆兵团)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为布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新疆兵团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布病疫情数据和国家级布病监测点高危职业人群血清学检测数据,分析布病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结果

新疆兵团2013 - 2017年共报告布病病例3 287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24.02/10万。2013 - 2017年发病率依次为21.11/10万、29.73/10万、26.68/10万、20.10/10万、19.23/10万,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χ2趋势 = 23.67,P < 0.01)。兵团累计报告病例数最多的5个师分别为第八师599例、第六师470例、第四师366例、第十师320例和第九师313例,5个师病例数占全兵团病例总数的62.91%(2 068/3 287)。布病全年各月均有发生,其中3 - 8月报告数占病例总数的72.59%(2 386/3 287),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月和6月,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3 287例布病病例中,男性占74.78%(2 458/3 287),女性占25.22%(829/3 287),年龄以40 ~ 49岁人群为主,占总病例数的38.97%(1 281/3 287);农民为最高发职业,占总病例数的47.52%(1 562/3 287)。监测点高危职业人群血清学累计检测24 120人,检出血清抗体阳性者457例,累计阳性率为1.89%,其中239例出现布病临床症状,占血清检测阳性数的52.30%。

结论

新疆兵团布病疫情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随着流行范围缓慢扩大,各部门应加强联防联控,控制和清除传染源,同时应加强对高危职业人群进行布病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引用本文: 胡涛, 韩菲, 赵永年, 等.  2013 - 201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及高危职业人群血清学分析 [J] .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9, 38(3) : 231-234.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55.2019.03.01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属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布病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上升,严重阻碍畜牧业发展,威胁人群身体健康,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2005年我国有18个省份报告布病病例,到2016年报告病例省份已增加至31个,其中布病疫情主要以半牧区、牧区流行最为严重[2]。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主要以布鲁菌羊型和牛型在农牧区及城市流行,家庭散养是当地的主要养殖模式,养殖业、畜牧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新疆兵团)下辖14个师,与新疆14个地(州)市分布基本一致,土地面积7.06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4.24%,约占全国农垦总面积的1/5。鉴于布病对人和牲畜健康的严重威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本研究通过对新疆兵团2013 - 2017年布病疫情数据及高危职业人群血清学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掌握新疆兵团人间布病疫情特点,为进一步做好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