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疾病管理继续教育
自身免疫性垂体炎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5,31(11) : 1008-1012.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5.11.020
摘要

自身免疫性垂体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垂体炎症性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表现为垂体肿大和垂体功能低下,诊断依靠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治疗目标为缩小垂体肿块、激素替代及缓解高催乳素血症。本文对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抗体相关性垂体炎和IgG4相关性垂体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进行综述。

引用本文: 杨祖威, 孙首悦. 自身免疫性垂体炎 [J]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 (11): 1008-1012.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5.11.02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自身免疫性垂体炎是一种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垂体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垂体肿大和垂体功能低下[1]。据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垂体炎和继发性垂体炎(表1)[2]。原发性垂体炎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主要包括淋巴细胞性垂体炎、肉芽肿性垂体炎、黄瘤病性垂体炎、IgG4相关性垂体炎、坏死性垂体炎和混合型垂体炎,其中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又可按其解剖学受累部位进一步分类。继发性垂体炎指有明确病因的垂体炎,包括继发于鞍上疾病(如Rathke氏囊肿、生殖细胞瘤、颅咽管的垂体炎)、作为全身性疾病(如韦格纳肉芽肿、结节病、结核和梅毒等)一部分的垂体炎以及由免疫调节药物引起的垂体炎[3,4,5,6,7]。其中鞍上疾病继发的垂体炎,多认为是由于囊肿破裂,富含蛋白质的囊液引起局部炎症或肿瘤/生殖细胞瘤释放相关抗原或细胞因子引起,诊断主要依靠垂体组织病理活检,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对垂体辅以激素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垂体炎症状多可以明显缓解,但激素用法有的主张替代剂量,有的主张大剂量,据报道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垂体炎症状[3,4,5,6,7]。本文接下来着重阐述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诊治进展和两个近几年新认识的垂体炎: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抗体相关性垂体炎和IgG4相关性垂体炎。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