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模式下不同体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转归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35(12) : 1025-1030.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9.12.006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体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6个月后的血糖转归情况。

方法

(1)将16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基线体重指数分为正常组(体重指数18.5~23.9 kg/m2)、超重组(体重指数24.0~27.9 kg/m2)和肥胖组(体重指数≥28 kg/m2),比较3组患者基线糖脂代谢情况。(2)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化的代谢性疾病管理,比较治疗6个月后的血糖控制情况。(3)在肥胖和超重患者中,根据治疗6个月后是否减重≥5%分成2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

(1)基线时,与正常组相比,超重和肥胖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更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低。(2)经过6个月的治疗,在调整了基线HbA1C后,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的HbA1C水平及降幅无明显差异,HbA1C达标率(以HbA1C<7%为达标)分别为(77.78%对83.95%对80.43%, P>0.05)。(3)治疗6个月后,32.28%的超重和肥胖患者减重≥5%。在调整了基线HbA1C值后,减重≥5%组与增重或减重<5%组间的HbA1C值均得到满意控制[(6.27±1.38对6.43±0.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增重或减重<5%组相比,减重≥5%组的HbA1C达标率更高(92.68%对77.91%, P<0.05)。

结论

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更严重。经过6个月标准化管理后,不同基线体重和体重变化患者的血糖均获得良好控制。此外,减重≥5%能提高超重和肥胖患者的HbA1C达标率。

引用本文: 黄婧婧, 马宇航, 赖梦宇, 等.  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模式下不同体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转归 [J]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9,35 (12): 1025-1030.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9.12.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超重和肥胖是造成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异常的重要诱因,也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2,3]。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约有1.14亿,糖尿病前期人群约有4.93亿[4]。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中超重比例为41%,肥胖比例为24.3%[5]。肥胖和(或)血糖控制不佳,将加速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因此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手段。自2016年起,为了应对代谢性疾病治疗的挑战,在宁光院士的倡导下,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一批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National Metabolic Management Center, MMC)[6]。通过"一个中心、一站式服务、一个标准",以加强对代谢性疾病的规范化综合管理,同时推进疾病防治技术的发展。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使体重达标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有关不同基线体重和体重变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血糖转归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的管理模式下,不同体重和体重变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6个月的血糖控制。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