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慢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可溶性B细胞激活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8,36(9) : 543-546.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8.09.006
摘要
目的

阐述外周血可溶性B细胞激活因子(B cell-activating factor of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family, BAFF)在慢性HIV感染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可溶性BAFF浓度与HIV感染疾病进展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未经抗病毒治疗门诊HIV感染者50例,健康对照者30例,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将HIV感染者分为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组、200~350个/μL组、>350个/μL组,比较3组和健康对照的B细胞计数、BAFF浓度;并将HIV感染者BAFF浓度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B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BAFF在HIV疾病分期中的价值。

结果

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组、200~350个/μL组、>350个/μL组和健康对照组B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90.3±43.1)、(114.4±28.8)、(162.1±29.5)和(307.1±97.0)个/μL,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2,P<0.05);4组BAFF浓度分别为(1 737.5±719.7)、(962.8±341.1)、(859.8±270.4)和(440.3±177.2) ng/L,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2,P<0.05);BAFF浓度与B细胞、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22、-0.568,均P<0.05),BAFF浓度与HI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607,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当BAFF浓度取1 281.5 ng/L时,提示处于艾滋病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4.1%、87.0%。

结论

慢性HIV感染者可溶性BAFF浓度明显增高,与B细胞数量减少和疾病进展相关。

引用本文: 胡型忠, 孔万仲, 何贵清, 等.  慢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可溶性B细胞激活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J] .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8, 36(9) : 543-546.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8.09.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B细胞激活因子(B cell-activating factor of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family, BAFF)是新近发现的TNT-超家族配体成员,主要以膜结合型和可溶性两种形式存在,其中可溶性BAFF以三聚体形式存在并具有生物学活性;主要生物学功能为结合B细胞表面3种受体来调节B细胞存活、成熟,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3]。慢性HIV感染者B细胞呈现异常活化、凋亡增加、数量减少和亚群异常分布等病理性改变,与疾病进展相关[4];有文献报道HIV感染患者BAFF浓度变化可能与B细胞病理性改变相关[5],为了探讨BAFF浓度与疾病进展的内在联系,本研究收集并检测了50例未经抗病毒治疗门诊HIV感染者的BAFF水平,探讨可溶性BAFF浓度与HIV疾病进展的相关性。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