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自适应性生物反馈训练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临床疗效、心理状况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中华消化杂志, 2016,36(5) : 325-330.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6.05.008
摘要
目的

探讨自适应性生物反馈训练(ABF)对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患者临床症状疗效、心理状况和生命质量的改善程度。

方法

纳入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就诊的OCC患者206例,分成ABF组和固定式生物反馈训练(FBF)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患者便秘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

结果

共有138例完成了生物反馈治疗,其中ABF组76例,FBF组62例。ABF组和FBF组治疗前便秘临床症状总积分分别为10.95±2.86和11.20±2.23,治疗后分别为2.02±1.10和2.98±1.19,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下降(t=2.60、2.45,P均<0.05);ABF组治疗前后的总积分差值为8.93±0.37,高于FBF组的8.24±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5)。ABF组总有效率为94.7%(72/76),高于FBF组的85.5%(5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6,P<0.05)。治疗后,ABF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7.7±9.1和41.4±7.4,低于治疗前的48.2±11.7和50.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4、5.01,P均<0.05);FBF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7.8±10.3和39.8±11.2,低于治疗前的49.1±9.9和53.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5、5.67,P均<0.05);治疗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F组和FBF组治疗后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积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SF-36各维度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ABF和FBF治疗均可有效改善OOC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健康状况,并提高其生命质量,但ABF疗效更佳,更有优势。

引用本文: 李小平, 史久煜, Chen Jiande DZ, 等.  自适应性生物反馈训练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临床疗效、心理状况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J] . 中华消化杂志,2016,36 (5): 325-330.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6.05.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消化科常见疾病,在欧美地区的发病率为10%~15%,在亚洲地区约为14%;中国成人FC患病率为4%~6%,>60岁人群的患病率达22%[1]。62.2%的患者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通便药,但长期疗效差,不良反应多[2,3,4]。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FC分为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on constipation,OOC;现也称排便障碍型便秘(defecatory disorder constipation, DDC)]、慢传输型便秘和便秘型IBS。D'Hoore和Penninckx[5]报道OOC的发病率约7%,在疗养院中更占总便秘人数的50%[6]。生物反馈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OOC的方法,从1987年被首次应用以来,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且被国内外多个指南推荐应用于OOC的治疗,但各地报道的有效率(18%~76%)差异较大[7]。目前,对于生物反馈治疗的标准、模式、针对性诊疗方案尚缺乏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且国内外关于生物反馈治疗的研究中,训练模式和参数通常根据各研究中心或仪器制造公司统一固定设计,而本研究采用一种根据OOC患者直肠肛管测压的异常参数所制订的个体化生物反馈治疗模式——自适应性生物反馈训练(adaptive biofeedback training,ABF),并探讨其对OOC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心理状况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