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直肠气囊扩张刺激的脑功能研究
中华消化杂志, 2017,37(1) : 24-29.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7.01.008
摘要
目的

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在不同症状发作状态时直肠气囊扩张刺激的脑区激活,以及其与肠道症状、精神心理状态、生命质量的相关性。

方法

根据症状发作情况将IBS-D患者分为发作组(7例)、缓解组(5例)和持续组(6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者6名。以初始感觉阈值、持续便意感阈值和80%最大耐受量作为直肠气囊扩张刺激容量进行fMRI检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对差异脑区进行两两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差异脑区和IBS-D患者肠道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肠易激综合征专用生命质量量表(IBS-QOL)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各组受试者初始感觉阈值、持续便意感阈值和80%最大耐受量等直肠感觉阈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受试者直肠容量刺激状态下差异脑区为前扣带回皮质、顶下小叶和额中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发作组患者前扣带回皮质、顶下小叶和额中回激活减低(P均<0.05)。持续组患者额中回的活动性和肠道症状计分呈正相关(r=0.823,P=0.048);持续组患者额中回(r=-0.816,P=0.048)和顶下小叶(r=-0.860,P=0.028),缓解组患者额中回(r=-0.892,P=0.042)的活动性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持续组患者额中回(r=0.818,P=0.047)和顶下小叶(r=0.907,P=0.013)的活动性,缓解组患者额中回(r=0.914,P=0.030)的活动性与IBS-QOL得分呈正相关。

结论

IBS-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在直肠气囊扩张时均存在脑区激活,患者不同症状发作状态时发生改变的脑区有差异。

引用本文: 李田, 季公俊, 辛海威, 等.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直肠气囊扩张刺激的脑功能研究 [J] . 中华消化杂志, 2017, 37(1) : 24-29.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7.01.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在我国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82%~5.67%[1]。IBS患者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2],严重影响其工作效率和生命质量。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为最常见的亚型。近年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的发展为深入了解IBS发病的中枢机制提供了可能。fMRI能评价IBS患者中枢对内脏刺激信号进行处理的部位和过程,可用于探讨与调控IBS信号处理相关的脑区。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