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杯状细胞在Barrett食管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中华消化杂志, 2019,39(11) : 731-734.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9.11.002
摘要
目的

探讨我国Barrett食管临床病理特征和杯状细胞数与Barrett食管异型增生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接受胃镜检查发现并经病理确诊的453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伴或不伴杯状细胞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伴杯状细胞的Barrett食管病理切片进行过碘酸希夫反应(PAS)染色,比较杯状细胞数、杯状细胞阳性隐窝数与Barrett食管异型增生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

453例Barrett食管患者中,男251例(55.4%),女202例(44.6%)。伴杯状细胞的Barrett食管患者218例,男128例(58.7%),女90例(41.3%),发病年龄为(60.6±11.9)岁,发病年龄高峰为60~69岁;内镜下形态主要以全周型为主[58.2%(127/218)]。不伴杯状细胞的Barrett食管患者235例,男123例(52.3%),女112例(47.7%),发病年龄为(56.1±14.4)岁,发病年龄高峰为50~59岁;内镜下形态主要以全周型为主[40.0%(94/235)]。伴杯状细胞Barrett食管的异型增生发生率高于不伴杯状细胞的Barrett食管患者[75.7%(165/218)比37.0%(87/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01,P<0.01)。PAS染色结果发现,杯状细胞可被染为紫红色,轻度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杯状细胞数、总隐窝数、杯状细胞阳性隐窝数、杯状细胞阳性隐窝比例均高于中度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患者[分别为95.50±40.56比40.00±13.34,21.00±8.31比11.83±2.92,16.50±6.17比7.50±2.47,0.79±0.42比0.63±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03、-3.605、-4.690、-4.340,P均<0.01)。

结论

Barrett食管异型增生可能与杯状细胞的出现有关,杯状细胞的减少或消失或许提示Barrett食管疾病的进展。

引用本文: 惠洋洋, 朱兰平, 李变霞, 等.  杯状细胞在Barrett食管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J] . 中华消化杂志,2019,39 (11): 731-734.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9.11.00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食管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西方国家[1]。Barrett食管肠化生作为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越来越受到关注[2,3]。根据我国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意见,各种原因引起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取代时,称为Barrett食管,分为伴杯状细胞的肠化生和不伴杯状细胞的柱状化生[4]。研究发现,Barrett食管进展为食管腺癌的发病率由0.12%~0.38%上升至0.5%~1%[5,6]。经典的Barrett食管癌变过程为胃食管反流→鳞状上皮增生→食管炎→Barrett食管→异型增生→食管腺癌[7,8]。食管腺癌一旦发生,往往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对Barrett食管进展为食管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极为重要。研究发现,伴杯状细胞肠化生的Barrett食管进展为食管腺癌的风险明显高于不伴杯状细胞柱状上皮化生的患者[9]。目前,杯状细胞是否参与Barrett食管癌变,以及在Barrett食管癌变过程中的具体机制仍未阐明,国内伴杯状细胞的Barrett食管是否与癌变风险相关仍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Barrett食管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杯状细胞与Barrett食管异型增生的关系。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