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外踝前静脉网移植修复掌浅弓缺损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8,34(4) : 285-288. DOI: 10.3760/cma.j.issn.1005-054X.2018.04.017
摘要
目的

探索采用外踝前静脉网移植修复掌浅弓的解剖学依据,并报告其修复掌浅弓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取6例新鲜中国成人下肢标本进行显微外科解剖研究,观察和测量外踝前静脉网的分支、分布、血管长度、口径及其瓣膜。临床上自2007年5月至2017年2月,应用外踝前静脉网移植修复手部掌浅弓缺损患者15例。

结果

解剖学研究,在外踝前的浅筋膜层存在明显可见的网状静脉,远端来源于足背静脉弓腓侧端,近端于内侧、外侧分别汇入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其间有4~6条细小静脉构成交汇的网格。小隐静脉足背远侧段(BC)长度平均(2.81±0.39) cm;外踝前静脉网段分支长度(CD段)平均(5.32±0.92) cm。足背静脉弓腓侧端口径平均(2.15±0.35) mm;网的近端有分支数目平均4.8支,于外踝尖部E线水平分支口径平均(1.06±0.43)mm;每例外踝前静脉网平均存在4.2个瓣膜,分支内瓣膜均朝向近端。临床上,15例掌浅弓缺损患者采用外踝前静脉网移植修复,受区远端共吻合54个,每例远端平均3.6个。术后除1例拇指末节部分坏死外,其余远端手指均完全存活,术后12例随访6个月至5年3个月,手部外形好,恢复了握持和对掌功能,手指恢复本体感觉,两点分辨觉5~7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6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供区无功能影响。

结论

外踝前静脉网解剖恒定,其形态、管径、分支数目与掌浅弓相近,静脉瓣膜开口朝向近端,是修复掌浅弓缺损的理想方法。

引用本文: 于胜军, 付胜强, 李晓, 等.  外踝前静脉网移植修复掌浅弓缺损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J] .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8, 34(4) : 285-288. DOI: 10.3760/cma.j.issn.1005-054X.2018.04.01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机器挤压以及交通事故所致手外伤临床多见,严重者常导致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掌浅弓破坏、手指血运障碍。掌浅弓重建是维持手部血液循环、重建功能的关键,其修复具有挑战性[1,2,3,4,5]。临床上以足背静脉弓为移植修复材料,但有足背静脉弓及其分支瓣膜阻挡血流的难题。与足背静脉弓腓侧相延续的外踝前静脉网已有解剖研究[6,7],但相关研究临床应用极少,应用外踝前静脉网移植修复掌浅弓鲜有报告[8]。本研究通过对6例新鲜成人下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与观察,以获取外踝前静脉网的组成、分支、分布、血管长度、口径及瓣膜朝向等相关解剖数据,为临床应用外踝前静脉网移植修复掌浅弓缺损提供解剖依据。自2007年5月至2017年2月,采用外踝前静脉网移植修复掌浅弓缺损患者15例,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