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高压氧联合脑循环电刺激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观察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5,22(4) : 271-275. DOI: 10.3760/cma.j.issn.1009-6906.2015.04.007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脑循环电刺激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5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4组,其中联合治疗组38例,脑循环治疗组38例,高压氧组38例,常规药物治疗38例(对照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和脑电图分别检测刺激前后的大脑前、中、后动脉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及各频段脑电波(αβδθ波)的变化;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thel指数作为疗效标准依据进行疗效对比。

结果

脑循环治疗组、高压氧组患者脑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联合治疗组大脑中、前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分别由治疗前的 (35.13±3.47)、(34.28±4.25)、(21.45±3.23)、(20.47±3.58)cm/s增至治疗后的(60.23±4.32)、(57.48+5.23)、(36.84±2.75)、(35.47±3.17)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脑电图α波由治疗前(56.25±3.86)μV2增加至(90.47±4.35)μV2,θ、δ波分别由(22.23±2.63)μV2、(19.24±3.57)μV2降至(10.37±2.31)μV2、(8.19±3.28)μV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IHSS评分在各组治疗后均降低,联合治疗组由治疗前(22.89±8.15)分降至(14.53±6.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循环组及高压氧治疗组在治疗后有效率达76.3%和73.4%,与对照组5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为86.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Bathel指数由治疗前(28.73±6.89)增至(68.28±8.17),与治疗前及各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压氧、脑循电刺激治疗均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功能,促使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恢复,二者合用疗效更显著。

引用本文: 王磊, 谭莹, 朱昱亭, 等.  高压氧联合脑循环电刺激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观察 [J] .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5, 22(4) : 271-275. DOI: 10.3760/cma.j.issn.1009-6906.2015.04.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死因第三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的MONICA研究表明,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正以8.7%的速度上升,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1]。缺血性脑卒中除了非常重要的脑卒中防控措施外,治疗更是广大神经科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结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对152例分别接受高压氧、脑循环治疗、脑循环联合高压氧和常规药物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希望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